古台山_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docVIP

古台山_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 : 1001 - 4756 (2000) 02 - 010 文章编号 : 1001 - 4756 (2000) 02 - 0105 - 06 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 构造控矿特征及找矿意义 戴长华 (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418 队 ,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 本文从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北西向构造入手 , 总结其控矿特征 , 指出找矿方向 。 关键词 : 北西向构造 ; 金矿带 ; 控矿特征 ; 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 : P542 ; P61815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古台山 —高家坳金矿带属 (以下简称该金矿带) 郴州 —邵阳北西向成矿带北段 , 位于湘 中龙山 —白马山东西向隆起西部 , 长约 60 km , 宽约 8 km , 呈 330°方向展布 。出露地层主要 为雪峰期 —加里东期被动大陆边缘型及海西 —印支期较稳定台地型沉积 。板溪群 、震旦系江 口组 , 泥盆系半山组 , 跳马涧组为主要赋金地层 。构造以北东向褶皱 ( 望云山隆起 , 大乘山 穹窿) 、断裂最醒目 , 存在一组地表规模大由北西向基底断裂 (郴州 —邵阳断裂) 右行平移派 生的表层脆性断裂 。岩浆活动强烈 , 有望云山复式岩体 、高桥火山岩等 。带内矿产丰富 , 有 古台山钨 、砷 、铜 、金 、锑矿化集中区及高家坳 —白云铺铅 、锌 、金 、汞 、锑矿化集中区 。 自北西往南东分布有新化县古台山 、青京寨 、新邵县高家坳 、白云铺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一批 具找矿前景的金矿 (化) 点和异常带 , 是湘中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 。北西向构造是金最主要 的控矿因素 。但因其隐蔽性强 , 金的控矿构造常以地表十分发育的北东向断裂为重点 。近年 来 , 认识到北西向构造控矿作用的意义 , 并以此指导找矿 , 使青京寨金矿 , 白云铺金矿外围 掉水洞矿段 , 运河 3 溪金矿点等得以发现 , 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因此 , 加强区内北西向 构造的研究 , 不仅有理论意义 , 更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 1 北西构造带的基本特征 北西向构造主要表现为龙溪铺 —古台山基底断裂 ( 郴州 —邵阳北西向基底断裂北段) 及 与之相关的一组表层断裂 , 局部地段见北西向叠加褶皱痕迹 。 111 龙溪铺 —古台山基底断裂基本特征 该断裂为隐伏 —半隐伏基底断裂 , 走向 330°左右 (图 1) , 航磁重力异常明显 , 断裂两侧 莫霍面落差达 2~5 km , 对沉积作用 、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控制十分明显 。活动时期为加里 东期 —燕山期 , 区内主要表现在高家坳一带中泥盆世形成北西向基底断隆 , 控制了半山组及 棋子桥组沉积 。望云山岩体北东侧可见加里东期 、印支期 、燕山期花岗岩呈北西向岩脉或岩 收稿日期 : 2000 - 01 - 12 ; 修订日期 : 2000 - 03 - 20 作者简介 : 戴长华 , 男 , 大专 , 工程师 , 从事矿产勘查工作 , 发表论文数篇 。 墙产出在卓笔一带形成长约 8 墙产出在卓笔一带形成长约 8 km , 走 向 330°, 宽 60~200 m 的糜棱岩 , 千 糜岩化带 ; 白云铺金矿见含金剪切带 及剪切转构造 。推测该基底断裂具脆 —韧性剪切形变特征 。早期左行错位 , 晚期右行平移 。 112 北西向表层构造基本特征 北西向表层构造主要表现为早期 拉张 , 晚期挤压 , 剪切挤压特征明显 的脆 性 变 形 。断 裂 走 向 多 为 290°~ 310°, 倾 向 南 东 或 北 西 , 倾 角 40°~ 80°, 长一般 200~3 000 m , 破碎带宽 011~ 10 余 m 。破碎 带 发 育 部 位 , 自 中心往两侧 , 可见碎粉岩 、强碎裂岩 、 构造角砾岩构成的强变形带及碎裂化 带及劈理化围岩带等弱变形带 。断层 面平整光滑 , 但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 波状 , 局部见追踪现象 。常见垂直擦 痕 , 斜冲擦痕 , 水平擦痕 , 可见斜落 擦痕 , 并见多组擦痕并存 。显示该组 断裂活动具多次性 、多样性 , 但主要 表现为逆断层 、平移逆断层 。本组断 裂多发育在背斜 ( 穹窿) 轴部倾伏端 或断隆顶部 , 与基底断裂呈 10°~ 30° 夹角 , 并呈左行斜列 (图 1 右上) , 是 北西向基底断裂右行平移时迁就利用 早期的张性节理裂隙形成的一组挤压 、 剪切挤压断裂带或裂隙密集带 。 2 北西向构造控矿特征 211 典型金矿床的特征及其与北西向构造的关系 带内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