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际关系行为的调查问卷.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 PAGE 13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 目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的研究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 人力111 学 号 201152115133 姓 名 李宇坤 任课教师 赵欢君 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的研究 【摘要】: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与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 ,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三卷、第51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三卷、第514页、2008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交往心理 交往行为 引言 人际关系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使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求而建立起的 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即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再者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接触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并且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彼此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交往促进个体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个体自我认知,加快个体社会化进程,有利于身心健康[2] 《人际关系管理实务》许晓青、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53页、 [2] 《人际关系管理实务》许晓青、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53页、2012 相关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人际关系。 这就是说,人际关系的产生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人际交往是人类的本能,人际关系是人 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人类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创建并享有物质文明,也只有在相互交往 中才能创建并享受精神文明,人类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生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人 际关系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外学者对人际关系都有一些论述,但 真正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专门研究的却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西方学者开始的。美国哈佛 大学学者梅奥等人通过8年的“ \o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 一书,在书中首次提出了 \o 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对人际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形成人 际关系的条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类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探寻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了解和预测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3] [3]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 靳西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第68页,2007 人际关系不仅有自身独特的结构,也有其在运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作用和影响。人际 关系功能的发挥受人际关系结构的影响。要发挥人际关系的积极功能就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构成人际关系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人际关系的功能,如促进个体社会化、交流情感、有利于自我完善、有益于身心健康、优化社会环境、强化整体效应等[4] [4] 《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安德鲁?杜布林著、王佳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较多。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对高效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调查显示:咨询内容与人际关系有关的 位居第一,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比较悲观的看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方面总结了如下方面:交往范围开发、交往需求迫切,平等互助,具有浓重的理想色彩;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研究上,很多研究表明,价值取向、缺乏沟通技巧、较差的适应能力人格缺陷、信息网络化 都有负面影响;在克服交往障碍方面,往往从心理过程入手,克服认知障碍、克服情绪障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5] [5]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