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面临的困境及破困之策
2009?年7?月第13?卷第4?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ul.?2009Vol113?No14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面临的困境及破困之策顾茜茜1?,?金太军2(11?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 要:?引咎辞职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我国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它对于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障碍也不容忽视。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面临诸多困境,?挖掘造成困境的相关原因,?提出完善该制度的破困之策。关键词:?引咎辞职制度;?困境;?公务员中图分类号:?D?63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030(2009)0420081206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制度”纳入其中,?标志我国公务员的引咎辞职行为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其后颁布施行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又对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及其适用条件、责任标准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使得这一制度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对建设责任型政府、塑造政府的良好道德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我国政治文明程度,?以及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实施三年多来,?也确实在我国的政治领域和社会影响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是,?作为一项现代政府问责制度,?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尚属政治新生事物,?在实施中必然会遭到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抗拒,?同时因为相关行政机制的不配套、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重重障碍,?这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面临着施行困境,?还远没有成为一项得到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普遍认同和自觉执行的成熟的问责制度。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提出积极应对之策,?推动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朝着社会和公众期待的方向健康发展,?并不断完善。一、当前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施行中面临的困境 引咎辞职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完善国家官员承担责任的一种常见方式。西方的引咎辞职制度主要来源于西方政治中的弹劾制和不信任投票制。[1]而在我国,?引咎辞职古已有之,?但两千多年来一直处于自然发展、断续传承状态,?并未成为一种成熟的政府问责制度。直至2006?年《公务员法》出台,?引咎辞职才成为政府问责中的一种法定的、常规的制度化安排。根据《公务员法》第82?条的规定,?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内涵定义应该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收稿日期:?20092032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08ZD010)作者简介:?顾茜茜?(19872)?,?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金太军(19632)?,?男,?安徽全椒人,?博士,?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及公共管理研究。〓18〓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的一种问责制度。政府责任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其责任主体包括各级行政机关、行政首长和一般公职人员。笔者认为,?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承担的应该是政治责任和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的道德责任。《公务员法》及《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的出台,?一度在我国政坛形成影响各级领导干部施政理念的巨大冲击波,?在其出台前后,?中石油主官马富才因井喷引咎辞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环境污染引咎辞职等一次次高官主动辞职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冲击波过后,?人们发现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在深度推行中遭遇到困境,?导致近两年来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消息又成为稀缺新闻。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咎不引,?应辞而不辞近两年来,?严重的矿难、食品安全事故等并不少见,?其中三聚氰胺毒奶事件危害之大、影响之广,?算得上建国以来食品行业之最。但这些事件被揭露却大多由受害人、媒体所为,?甚至是普通农民、普通记者以很原始、很“山寨”的手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业管理(第5版)张玉利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平面国----优质课件可编辑.pptx VIP
- IPC9151C2010印制板工艺产量质量和相关可靠性PCQR2基准测试标准和数据库.docx VIP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职业规划.pptx VIP
-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 - 孙汉虹.pdf
-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版.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docx VIP
- AP1000失去主给水事故模拟.docx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装监理组织方案.docx VIP
- GB 4706.1标准解读_从模块上分析标准结构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系统.xls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