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辉中医诊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形體官竅的內在液體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總稱。 質地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入血脈之內,起滋潤作用的,稱為津。 質地較濃稠,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起濡養作用的,稱為液。 津液的生成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谷,其生成與脾胃小腸大腸有關。 胃“遊溢精氣”而吸收飲食水穀的部分精微。 小腸泌別清濁,將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後並將食物殘渣下送大腸。 大腸主津,在傳導過程中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成形為糞便。 胃、小腸、大腸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均上輸於脾,通過脾氣的轉輸作用布散到全身。 津液的輸布 津液的輸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腎、肝和三焦等臟腑生理功能的協調配合來完成的。 脾氣散精:脾氣將津液上輸於肺,也可將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臟腑。 肺氣宣發肅降而行水,肺為水之上源。 腎為水臟,對津液輸布代謝起著主宰作用。 肝氣疏泄,調暢氣機,氣行則水行,保持了水道的暢通,促進了津液輸布的通暢。 三焦為水液和諸氣運行的通路。 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過排出尿液和汗液來完成,主要與腎、肺、脾的生理功能有關。 腎氣的蒸化作用,將臟腑代謝產生的下輸到腎或膀胱的濁液分為清濁兩個部分: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濁者則成為尿液。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於腎氣的蒸化等作用。 肺氣宣發,將津液外輸於體表皮毛,津液在氣的蒸騰激發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體外(氣門)。另外,呼氣時也帶走一些水分。 大腸排出糞便時,也隨糟粕帶走一些殘餘的水分。 心主神明、血 上焦如霧 中焦如漚 下焦如瀆 胃 小 腸 大 腸 肝主疏泄 肺 臟腑 腎 膀 胱 脾 (受納) (腐熟) (主液) (主津) 入 濁者滲入膀胱 溫煦氣化 上輸 脾陽鼓動 脾陰和之 (運化) 升清 肅降 (通調水道) 宣發 宣 發 濁者下降 (分清泌濁) (氣化、司開合) (儲尿、排尿) 呼吸道 腠理 津液生成輸佈排泄圖 頭 面 部 泌別清濁 飲 大便 水氣 痰液 汗 尿 津液的功能 布散於肌表,則滋潤肌膚皮毛 注于孔竅,則滋潤和保護孔竅 內滲於脈道,充盈血脈,滑利脈道 注于臟腑,以滋潤和濡養臟腑組織 滲透於骨中,以濡潤骨骼,補益骨髓、腦髓。 津液的基本病理 津液不足 高燒、久熱 大汗、多尿 嘔吐、久病 誤用或重用發汗、利尿、瀉下或溫燥藥物 口渴 咽喉、唇、舌、鼻、皮膚乾燥 舌苔乾糙 小便短少 大便乾結 因 證 果(症) 傷 津 水液內停 水腫與痰飲:肺、脾、腎三臟的氣化功能失常,引起津液的輸布或排泄發生障礙,形成異常的水液積聚 肺失宣肅 脾失健運 腎失氣化 流通障礙水液停聚 腎陽不能升清降濁尿液無法生成排泄 痰飲 水 腫 氣與血的關係 (一)氣為血之帥 1.氣能生血——補氣生血——當歸補血湯 2.氣能行血——補氣行血——補陽還五湯 ——行氣活血——丹參飲 3.氣能攝血——補氣攝血——獨參湯 (二)血為氣之母 1.血能養氣—補血生氣—八珍湯(氣血雙補) 2.血能載氣—氣隨血脫—補氣固脫——獨參湯 氣與津液的關係 1.氣能生津——補氣生津 2.氣能行津——補氣行水(氣虛水腫) ——行氣利水(氣滯水腫) 3.氣能攝津—補氣固汗—玉屏風散(自汗) ——補氣固尿(尿失禁) 4.津能生氣——補津生氣 5.津能載氣——氣隨津脫——補氣固脫 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津血同源 奪汗者無血:大汗之人不可再用放血或破血療法。 奪血者無汗:大出血之人不可再用發汗之法 神的作用示意圖 精 血 氣 津液 神 馭 生,行,控 生,行,固 生,行,攝 臟腑之氣 臟腑功能 推動和調控 分化 主宰生命活動 * 氣、血、津、液 國輝中醫診所 謝志平 醫師 991021 主血 主脈 主神明 脾 心 肺 腎 肝 主疏泄 主藏血 主氣司呼吸 宣發肅降 通調水道 朝百脈 主治節 主升清 主運化 主統血 主藏精 主生長生殖 主水 主納氣 藏血 腎溫 水煦 上氣 濟化 氣行血行 主血 統血 生化氣血 升散疏泄 疏泄升發 血為氣母 氣化溫煦 水涵木榮 精血同源 疏泄司 清肅下降 肅降 升清 納氣 化氣 氣化 水液司 主氣 藏精 宣降水液 心火下降 補養化生 轉輸津液 主血 氣 氣的基本概念 氣的生成 氣的功能 氣的分類 氣的基本病理 氣的基本概念 《景岳全書》:〝人之有生,全賴此氣〞 《醫門法律?大氣論》:〝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 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