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用典的类型和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浅谈诗词用典的类型和方法   摘要: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的用典更是引人入胜的亮点。用典的恰当使用,可以起到简化文字,深化主题的作用,用典就如珍珠让诗词更加光彩夺目,文情隽永。本文对诗词用典的类型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诗词用典类型方法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这是由诗词含蓄的特点决定的。诗词立意精深而不浅露,用语简洁而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显然,不用典,就难以营造意境。因而,诗人常借助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简洁的字句中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语言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诗词用典往往会让现代的“快餐文化”读者难以体会诗词的内涵,所以了解诗词的用典,学会理解诗词中的典故,先要了解诗词用典常见的类型和常用的方法,才可以挖掘出诗词中蕴涵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诗词用典的概述   诗词用典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六朝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中提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论今者也”的观点。这里所说的“事类”“据事”和“援古”就是用典。那么“用典”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用典就是借助过去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诗人把历史、传说、故事及前人诗文等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以简洁的文字含蓄婉转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古今诗人为了达到借古喻今,提升诗词意境,达到言简意深的效果,诗词创作时往往会使用典故,如苏轼、辛弃疾等诗词名家在诗词创作中更是大量用典,并且是“驱使庄骚经史而无一点斧凿痕”,有着炉火纯青的用典技巧。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少年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诗歌除首联两句是叙述描写外,以下六句全是用典。三、四、五句引用了贾谊、王粲、范蠡的故事;最后两句引用了庄子的故事,诉说了春秋时,惠施为梁国相,庄子到了梁国,惠施担心庄子来夺取自己的相位,在国中搜了三天。于是庄子去见惠施,给惠施讲了一个故事说:鵷雏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不息,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当它飞过一只猫头鹰的上空时,猫头鹰正在吃一只腐鼠,以为鵷雏要来抢夺,就冲着鵷雏发出“吓吓”的怒斥声(事见《庄子?秋水篇》)。这一连串的用典,诗人以古人古事自喻,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感情。可见,诗词用典恰当,可以借古抒怀,抒情达意,起到简化文字和寓意深刻的效果。   二、诗词用典的类型   1.引用历史事件的典故   即把历史事件提炼成句入诗入词,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如辛弃疾的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哪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何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辛弃疾在词中多次用典,“马上琵琶关塞黑”引用了昭君出塞的史实。“更长门、翠辇辞金阙”引用了陈皇后失宠,被贬居长门宫,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史事。“看燕燕,送归妾”用了庄姜送戴妫归陈的史事。“将军百战身名裂”引用李陵典故。汉武帝时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后因寡不敌众,势穷无援而降,导致身败名裂。辛弃疾在词中还引用荆轲的典故,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出使秦国,临去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易水萧萧西风冷”这句词文正是从中化用而来。五个悲剧故事,倾诉了人间生离死别的无限痛苦,暗讽南宋朝廷对敌妥协,寄寓自己壮志难酬,不禁让读者动容。   又如杜甫《北征》的诗句“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中,用了夏桀宠爱妹喜,殷纣王宠爱妲己,周幽王宠爱褒姒导致三个朝代相继亡国的故事,来反比唐玄宗处置杨贵妃,寄托了诗人对中兴唐朝的期望。   2.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   诗词创作时,引用较多的还有历史人物的典故。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下阕直接引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诗人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像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作者在词中用冯唐故事,表达了自己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又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几,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