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pdf

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综述 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1 2 2 2 2 2 ** 王海军 ,王杰琼 ,孙 鹏 ,魏 盛 ,乔明琦 ,张惠云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济南 25035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情志学学科 济南 25035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进行剖析,分别阐释了肝的“体阴”与“用阳”生理病理机 制,描述了其相应证候机制与症状特点,分析了调肝经典方药的组方规律,通过临床验案证实肝“体阴用阳” 的临床指导意义。认为肝的升发之性,是升发人体之气以适应天地之气升发的必要保障,是维持人体气机 升降平衡的关键。肝气升发失常主要体现为升发太过与升发不及两大类型,具体分析了肝气升发失常病机 特点与临床表现;提出肝藏血实为肝之收敛与涵养特性新观点,阐释了肝藏血主疏泄之间的收敛贮藏与升 发条达的关系,认为肝藏血涵养收敛肝气使其不过亢,肝藏血可养魂安神,肝藏血为经血生成之源等观点。 本文最终提出“平肝降逆必兼养阴柔肝,疏肝解郁亦应养肝养血,清肝泻火不忘凉血养阴”的临床调肝组方 观点,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 :体阴用阳 肝气主升 肝藏血 肝主疏泄 doi :10.11842/wst.2015.04.024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示码:A 肝“体阴用阳”源于《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 的阐述。李育霞[3] 认为,肝以阴血为体,以气阳为用, 岫云按》:“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 肝主升主动以向上生发为阳用,肝藏血血属阴乃体 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 阴之本,肝阴肝阳对立统一,消长平衡则肝不偏不 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 倚,不亢不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赵莉[4] 认为肝之 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 病理特点可归纳为“肝体常不足”“肝用常有余”。 性,何病之有”。肝主藏血,血属阴,故本体为阴;肝 韩燕[5] 等认为,就肝脏而言,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 性条达,主动主升,故其用为阳。肝藏血与疏泄藏泄 人们常常过多地强调其为刚脏,其气易亢易逆其性 互用,相反相成。肝藏血,体得阴柔而用能阳刚;肝 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用阳”不可脱离“体阴”, 疏泄,用能阳刚则体得阴柔。临床肝阴、肝血常不 “体阴用阳”是反映肝的生理病理机制的重要特性, 足,肝阳、肝气常有余[1] 。司鹏飞[2] 等认为,肝“体阴 临床应予以重视。本文围绕肝“体阴用阳”的生理 用阳”理论是借助中国哲学体用范畴对肝脏生理病 特性,分析了其生理病理机制及临床指导意义,并 理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在脏腑辨证理论逐渐成熟, 通过对目前常用体现“体阴用阳”理论特点的方剂, 药物治疗学逐渐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以及清代医学 在临床应用上进行分析佐证该理论的重要性。 界普遍提倡由博返约学风的背景下,对肝藏象作出 1 “用阳”的生理病理机制及临床指导意义 肝的用阳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而其本质是由    收稿日期:2014-09-16    修回日期:2014-11-03 *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资助项目(2011CB505100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藏象理论研究,负责人:王庆国;科学 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