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 30页).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安全教育 截至2010 年6 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 2 亿,突破了4 亿关口; 2010 年,网站数量已达到279 万个,网站数量的快速增加,表明网络信息量的迅速膨胀; 2010 年,网络应用的数量大为拓展,范围更加广阔:电子商务迅速成长,网络文学、网络社交、搜索引擎等服务基本普及,博客、播客、论坛、邮件已成为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 网络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现代网络的发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利人,用不好就容易伤人、误人。在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趋利避害,有所扬弃。 一、沉溺网络危害大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 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其中,云南网瘾严重程度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等)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很厉害。 案例一 网络犹如“鸦片” 合肥工业大学徐小辉,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他在虚拟的世界里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快慰和满足;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成绩却一路下滑,到上学期末,已经有7门功课“红灯高悬”,拖欠学分高达21分,差四分,就要降级。 他说:“玩多了也会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我上学还借了两万多元债务。可是越是自责越想逃避,越愿意躲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忘记烦心的事情。”徐小辉觉得网络就像精神鸦片,一旦上瘾想戒除非常困难。 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案例二 “悲剧” 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韩国,在韩国,家庭宽带接入的比例是四分之三,远远高出美国三分之一的比例。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人为世界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未来景象。 美国有一篇文章报道,有个韩国人李成涉,28岁,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锅炉维修工,到了晚上,他脱下制服,直接就走进网吧,一玩就是整个通宵。 李成涉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被老板解雇了。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游弋”了50个小时,然后他一头栽倒在地,几个小时后,李成涉死了。 不打过 不信邪 正确清醒的认识网络的利弊 (一)网络文化中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1、扩大了中学生的视野和人际交往的范围。 2、增强了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网络信息化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共享 4.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各种消极影响 1.网络上瘾,影响学业 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网络社区等虚拟环境不能自拔,造成逃学、厌学情绪等,无法进行正常学习。 2.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大学生长期留恋网络很容易受到网络“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以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人际淡化 长期沉溺于网络这就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化。 4.网络道德失范,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淡化了交往的责任心,有的大学生在虚拟环境的掩护下从事种种不正当的活动,如语言粗俗,虚假欺骗,传播下流颓废的内容等 5、不能正确运用网络资源,败坏学风 一些同学平时不上课、到课不听课,考试拷贝网上下载流传的试题答案;报告复制网上别人的作品。 6、容易引发各种犯罪。 网瘾青少年的人格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偷窃、抢劫。 想想旷课的原因是否与网络有关? 想想课程不通过是否与网络有关? 克服网瘾的几个方面 1.多结交朋友,多与同学朋友联系,参加同学聚会等社交活动。 2.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 4.课下认真学习之余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或杂志等。 二、网络交友需谨慎 QQ、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上有一个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这个功能允许机主和其他使用者打招呼、交友聊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