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背景链接 本诗是诗人即将离开建康(今南京)去宣城任太守前,因留恋京城,傍晚登上京城外的三山(即三山矶,上有三峰,南北相接,在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回望京邑,只见一派大自然的壮丽美景,去国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作了此诗。 二、主旨领悟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三、行文脉络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还望”二字,抒发了诗人的眷恋之情,为全 诗定下感情基调。通过描绘春天生机勃勃、意趣盎然 的景象,有力衬托了离愁别恨,“谁能鬒不变”更是 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怀乡之情。 2. 诗歌首句借典抒怀,简析其作用。 提示:作者以古人的“望京”来比自己的“望京”:以 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河阳比建康,以王粲、潘 岳比自己,抒发恋眷之情,为全诗定下了怀乡思人的基 调,也与下文“泪下如流霰”相吻合,其离愁之浓烈, 凄恻感人。 3. 赏析“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句的 精妙之处。 提示:①采用对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对:绮红练白,红 白相衬,对比鲜明。二是动静相对:霞动江静,动静相谐。 ②比喻得当。把霞比做绮,把江比做练,形象、生动、具体。 ③精于选词。前句之“余”和“散”:因为霞“散”才显得 “余”(残余);后句之“澄”和“静”:因为江“澄”才显 出“静”。选词的精当揭示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第 四 单 元 古 典 诗 歌(1) 晨读识记板块 第 19 课 南朝诗两 首 语篇全解板块 领悟发现板块 落实应用板块 读美文?滋养心灵 背语基?厚积薄发 写法领悟借鉴 素材发现应用 领读课文《登池上楼》 精读课文《登池上楼》 全解课文《登池上楼》 领读课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精读课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全解课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颗诗心 王兆胜 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有无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取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的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语》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有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东坡志林》,考订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 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挥霍;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韵律的和谐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它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尽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一、人物档案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迁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名臣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从小生活奢豪,养尊处优。后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来获罪被杀。谢灵运喜爱山水,经常率众四处漫游,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山水中存在的自然美,给人以清新可爱之感。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朓(46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