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工程战争灾害防护;内容提要;一、现代战争灾害特点与防护原则;1.现代战争造成地下工程灾害的主要武器;1.1 钻地弹;? 钻地弹载体——巡航导弹弹体、航空炸弹弹体及火箭等充当,以使弹头获得足够的速度。
? 常规钻地弹——“杰达姆”(JDAM)联合制导攻击武器、“三军通用防区外攻击导弹”(TSSAM)、“扩孔器”钻地弹、“带矛者”钻地弹等。
? 核钻地弹——B61-11核航弹。;? 中国驻南使馆遭袭案: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美军公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就是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GBU-31 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制造了导致3名中国新闻工作者死亡、近30人受伤的惊世血案。;1.2 核武器;2.各国民防建设概况;2.1 前苏联;2.2 美国;2.3 西欧;2.4 日本、西德;2.4 中国;? 建国初期~60年代
? 1953年11月,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人防建设方针:“长期准备、重点建设”。
? 总结朝鲜战争教训,十分重视常规武器防护,在全国各地修建许多高抗力的地下工事,沿用苏联标准。
? 1958年9月,国务院批示,市、区、县人防委撤销,人防工程建设基本停止。
? 1962年国民党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东南沿海形势紧张,恢复市、区、县人防委。;? 69年珍宝岛战争,中苏对立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 1978年10月,国家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人防建设方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
? 80年代
? 强调平战结合,人防工程与城建结合。
? 86年原则:“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
;? 90年代
?“十六字”方针:“长期坚持,平战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
? 实际情况——松懈!民宅设防几乎没有,不设者交罚款了之。
? 当前
? 例如:上海市吸引中外投资,联合开发地下空间,加速人防建设发展。;3.地下工程战争灾害防护原则;3.1 人防工程按防护等级设计;3.2 主要针对核爆炸冲击波的防护原则;二、核武器;1.核武器爆炸原理;1.1 原子弹;? 临界质量:裂变材料质量小于临界质量时,受到中??冲击时不会产生核裂变,因为材料体积小,中子碰不到原子核,或者被铀核反射,也可能被吸收并以 γ 射线辐射出去,也可能被杂质吸收。
? 铀235和钚239的临界质量分别为52和10kg。
? 原子弹起爆方法:内爆式、枪式。;1.2 氢弹;1.3 核武器的当量;2.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2.1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2.1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2.2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因素;核武器破坏效应:在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会相应地产生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即热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 ;? 冲击波伤(blast injuries)
? 直接冲击伤
? 超压和负压和直接作用:单纯的超压和负压作用一般不造成体表损伤,主要伤及心、肺、胃肠道、膀胱、听器等含气体或液体的脏器; ? 动压的抛掷和撞击作用:人体受冲击波的冲力作用后,获得加速度,发生位移或被抛掷,在移动和降落过程中,与地面或其它物体碰撞而发生各种损伤。如肝、脾破裂,软组织撕裂,颅脑损伤,骨折,脱臼,甚至肢体离散。
? 岩土中的压缩波:一部分能量传入地下而在地层内形成岩(土)中冲击波,破坏岩土中的防护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
? 间接冲击伤:由于冲击波的作用,使各种工事,建筑物倒塌,产生大量高速飞射物,间接地使人员产生的各种损伤。
核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约有50%~60%形成了冲击波。空气冲击波是对人员和防护工程主要的破坏杀伤因素。;? 光(热)辐射伤
? 光冲量——火球在整个发光期间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热量,单位:卡/平方厘米。光辐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35%。
? 光辐射可引起体表皮肤、粘膜等烧伤,称为直接烧伤或光辐射烧伤。在光辐射作用下,建筑物、工事和服装等着火引起人体烧伤,称为间接烧伤或火焰烧伤。
? 五官,特别是眼睛损伤严重。;? 早期核辐射伤
? 早期核辐射主要是由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放出的 α 射线、? 射线、γ 射线和中子流。
? 早期核辐射(γ 射线和中子)特点:穿透力强、引起放射性损伤、传播时发生散射、中子会造成其他物质发生感生放射性、作用时间很短。
? 当人体受到一定的剂量照射后,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也可能发生小剂量外照射生物效应。
? 核辐射的度量单位称为“戈瑞”(Gy)。;? 放射性污染伤
? 外照射损伤
人员在严重沾染区停留,受到 γ 射线外照射剂量>1Gy(戈瑞)时,可引起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 内照射损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课件】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ppt VIP
-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ppt VIP
- 2025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唤醒内驱力——开启自主学习成长之旅》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低钾血症.ppt VIP
- 2025年《大数据营销》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 VIP
-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12_浮动车课件讲解.pptx VIP
- 智学网官网登录入口.docx VIP
- 常用房屋体检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软件要求、数据资产、屋体检报告、评价判定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