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又称为: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NSAIDs)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节 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 第二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第三节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为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大多数还有显著抗炎、 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 一、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 1 )发热及体温调节机制 体温 (发热) 发热激活物 (生物, 物理、化学 ) 产热 散热 产内源性致热源细胞 骨骼肌紧张 皮肤血管收缩 IL-1、IL-6、IL-8 寒颤 内源性 致热源(EP ) TNF-α、IFN 调定点 体 PGE 、Na+/Ca2+ 温 cAMP,CRH,NO 调 节 中 AVP 、α-MSH 枢 Annexin Al 一、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 2 )疼痛的产生机制 3 )炎症反应与前列腺素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发展史: 年:柳树皮治疗 发热 取得成功, 1750 “ ” 柳树皮苦味苷 名为 水杨苷 —— “ ” 1838年:从水杨苷制成水杨酸 1860年:用酚合成水杨酸 1875年:水杨酸钠成功用于治疗风湿热 1899年: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上市 20世纪:全人工合成时代。吡唑酮类、乙酸类、吲哚类和丙酸类解热镇 痛药相继问世 近年来:选择性环氧合酶 抑制剂( 抑制剂)的发展,将本类药 -2 COX-2 物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解热镇痛抗炎药发展史: 20世纪:全人工合成时代。吡唑酮类、乙酸类、吲哚类和丙 酸类解热镇痛药相继问世 -2 COX-2 近年来:选择性环氧合酶 抑制剂( 抑制剂)的发 展,将本类药物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构 结 学 化 按 2 、苯胺类: 对乙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