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VIP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谢谢观看 *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孔尚任于1699年左右写成的《桃花扇》。以明朝灭亡,南明遗事为背景,以李湘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诉说南明小朝廷兴亡的国家故事。 探究1: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壹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 ——朱义禄 《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 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 理学的发展编织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结构性的发展的牢笼,几乎把思想家从内部超越它的可能性杜绝了。以至于以后理学的反叛者们,无论其反抗的声音多么激越,其在某一点上的见解多么深刻泼辣,但从外部看来都不过是拔自己头发,想把自己提起来的举动。他们所能打出的也只能是复古的旗号,抬出孔孟,在回到孔孟那里去的口号下,猛烈攻击着僵化的理学体系。 ——金观涛、刘青峰《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探究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与继承,并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贰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恩格斯 李贽 温陵居士 (1527-1602) 明朝“第一思想犯” 明末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主要著作有《焚书》《藏书》 1、是非标准 材料一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神化孔子;以孔子为是非标准 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为是非标准 材料一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 2、伦理思想 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存天理灭人欲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青年时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明亡后,他在江南招募义兵,进行了十余年的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著述,多次拒绝清朝征召。他学问渊博,在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成就卓著。 著有《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梨洲先生 (1610-1695) 材料二 后之人主(君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材料三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3、政治思想 朴素的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 4、经济思想 材料一 凡士农工商,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重农抑商 工商皆本 清学的“开山始祖”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