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的拉削机械加工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讲解内容 * 第九章 拉刀 第一节 拉削特点及拉刀类型 一、拉削特点 拉刀是一种多齿刀具,拉削时由于拉刀的后一个(或一组)刀齿高出前一个(或一组)刀齿,从而能够一层层地从工件上切下金属(图9-1),以获得较高精度和较好的表面质量。 9-1拉削过程 * 拉削加工与其他切削加工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率高 由于拉刀是多齿刀具,同时参加工作的刀齿多(如图9-1所示为三个),切削刃总长度大,一次行程能够完成粗—半精—精加工,因此生产率很高,尤其是加工形状特殊的内、外表面工件时,效果尤为显著。 (2)拉后工件精度与表面质量高 由于拉削速度比较低(目前一般不超过0.30m/s),拉削平稳,切削厚度薄(一般精切齿的切削厚度为0·005∽ 0.015mm),因此可加工出精度为IT7~8,表面粗糙度Ra3.2~0.5的工件,若拉刀尾部装有浮动挤压环,则可达Ra0.4 ∽0.2. (3)拉刀耐用度高 由于拉削速度小,切削温度低,刀具磨损慢,因此拉刀的耐用度较高. * (4)拉削加工应用范围广 拉刀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的通孔及没有障碍的外表面有些其他切削加工方法难于完成的加工表面,可以采用拉削加工完成. (5)拉床结构简单 拉削一般只有主运动,进给运动靠拉刀切削部分的齿升量来完成,因此拉床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 * * 二 拉刀的类型及用途 1)按加工表面的不同,可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 图9-3各种内拉刀和外拉刀 a)圆拉刀 b)花键拉刀 c)四方拉刀 d)键槽拉刀e)外平面拉刀 * 2)按拉刀构造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 图9-4 装配式拉刀和镶齿平面拉刀 a)装配式拉刀 b)镶齿平面拉刀 * 3)按受力方式,可分为: 拉刀和推刀 在拉伸状态下工作 在受压状态下工作 用于加工余量较小的内表面或修整热处理后的变形量 图9-6 拉刀和推刀的工作方式 a)拉刀 b)推刀 * 4)链式连续拉削: 普通拉削时,工件不运动, 拉刀作主运动。为了提高生产率和实现自动化生产,出现了链式连续拉削方式。如图9-7所示。图中拉刀固定不动,被加工工件装在连续运动的链式传送带的随行夹具上作主运动,从而实现连续拉削方式。这种拉削方式已在汽车制造业中得到应用。 图9-7链式传送带连续拉削 1-拉刀 2-工件 3-链式传送带 * 为了提高拉削的生产率,近年来高速拉削已逐渐采用。高速拉削所用机床应有足够的刚度和运动精度,应有较大的速度范围(v=1~50m/min)。试验表明,高速拉削不仅提高了拉削生产率,同时也改善了工件的表面质量,提高了刀具耐用度。采用硬质合金机夹拉刀进行高速拉削,已在汽车工业加工缸体中得到应用,拉削速度为25~35m/min。 第二节 拉刀的组成与拉削方式 一、拉刀组成 以圆拉刀为例,拉刀的组成如图9-8所示:前柄、颈部、过渡锥部、前导部、工作部、后导部组成,对于长或重的拉刀还必须作出支承用的后柄部。 拉刀工作部分的结构参数有:齿升量 ,即切削部前、后刀齿(或组)高度之差;每齿上具有前角γ0 ,后角α0 及后角上有刃带,在相邻齿间作出容屑槽。 拉削层尺寸有:拉削长L,切削厚度和切削宽度 * 图9-8 拉刀组成及拉削示意图 前柄——用于将拉刀装夹在拉床的夹头中以传送运动和拉力。 颈部——用于连接头部与刀体,一般在颈部上刻印拉刀的标记。 过渡锥——使前导部能顺利进入初孔(工件上予先加工的孔),起对准中心的作用。 * 前导部——起引导作用,防止拉刀进入工件孔后发生歪斜,并可检查拉削孔径是否符合要求。 切削部——它担负主要的切削工作,其刀齿尺寸逐渐增大,又分为粗切齿与精切齿两部分。有的拉刀在粗切齿与精切齿之间还有过渡齿。 校准部——用于校准与修光被切削表面,起到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作用。其刀齿尺寸不变。当切削部分的刀齿经过刃磨尺寸变小后,前几个校准齿依次变成切削齿,所以校准齿还具有精切齿的后备作用。 后导部——它能在拉削终了前保持拉刀的后几个刀齿与工件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防止工件偏斜。 后柄部——只有当拉刀又长又重时才需要,用于支撑拉刀、防止拉刀下垂。尾部的直径视拉床托架尺寸而定,其长度一般应不小于20mm。 * 二、 拉削方式 拉刀逐齿从工件表面上切除加工余量的方式。这种拉削方式也称为拉削图形。拉削图形对拉刀刀齿负荷分配、拉刀长度、拉削力的大小、拉刀耐用度及加工质量等都有很大影响。 拉削方式可分为分层式、分块式及综合式三大类。 1、分层式 分层式拉削又可分为同廓式和渐成式两种。 1)同廓式:它的特点是,刀齿的刃形与被加工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