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食品增味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食品增味剂 第一节 概述 一、食品增味剂概念 增味剂或称风味增强剂,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中国历来称为鲜味剂。鲜味不影响任何其它味觉刺激,而只增强其各自的风味特征,从而改进食品的可口性。  增味剂是指能增强或改进食品风味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氨基酸类型和核苷酸类型增味剂,有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5种。 二、食品增味剂的阈值 L-谷氨酸:0.03% 5’—肌苷酸二钠:0.025% 5’—鸟苷酸二钠:0.0125% 混合: 0.1%的味精:肌苷酸钠0.0001% 鸟苷酸钠0.0003% 三、发展历史 3000年前周朝:制酱 1886年德国:鉴别谷氨酸 1908年日本:证实 1910年日本:生产 1936年美国:提取生产 四、食品增味剂分类 动物性 植物性 微生物 化学合成 第二节 氨基酸类增味剂 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是里索逊1856年发现的,为无色晶体,有鲜味,微溶于水,而溶于盐酸溶液,等电点3.22。大量存在于谷类蛋白质中,动物脑中含量也较多。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味精 谷氨酸(2—氨基戊二酸)有左旋体、右旋体和外消旋体。左旋体,即L-谷氨酸。L-谷氨酸是一种鳞片状或粉末状晶体,呈微酸性,无毒。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及冷醋酸中,也不溶于乙醇和甲醇。在200℃时升华,247℃-249℃分解,密度1.538g/cm3,旋光度+37-+ 38.9(25℃)。L-谷氨酸的用途广泛,它本身作为药品,能治疗肝昏迷症,也可用来生产味精、食品添加剂、香料和用于生物化学的研究。 谷氨酸钠俗称味精,是重要的鲜味剂,对香味具有增强作用。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调味剂,既可单独使用,又能与其它氨基酸等并用。用于食品内,有增香作用。在食品中浓度为0.2%-0.5%,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ADl)为0—120微克/千克(以谷氨酸计)。在食品加工中一般用量为0.2—1.5克/公斤。 第三节核苷酸类 肌苷酸钠disodium inosinate简称:IMP 或I C10H11N4Na2O8P;分子式量 392.17(无水) 理化性质,结晶粉末,易溶水,微溶乙醇 适宜酸度:pH 3.0 ; 加热110℃ 或遇磷酸酶分解失去鲜味 在紫外区250nm处强吸收 LD50:15.9g/kg(大鼠口服) 鲜味阈值0.025%;不宜在发酵食品中 鸟苷酸钠disodium guanylate 简称:GMP或G C10H12N5Na2O8P·分子式量 407.19(无水) 结晶粉末,易溶水,微溶乙醇 LD50:10g/kg(大鼠口服) 鲜味阈值0.008%,肌苷酸钠3倍 I+G+0.8%谷氨酸钠,呈鲜味阈值达0.00003% 复合增味剂成分 琥珀酸二钠disodium succinate,琥珀酸 化学式 C4H4Na2O4·nH2O, MW:270.14(六水) ;162.05 (无水) 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溶水,不溶乙醇 鉴定试验: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褐色沉淀 LD50:10g/kg(大鼠口服) 最大用量:调味品,20g/kg;一般在5g/kg以下 鲜味阈值0.03%,有贝类或海鲜的味道 第四节 复合增味剂 一、复合增味剂种类 天然型 萃取物 水解产物 复配型 二、天然型复合增味剂 1、萃取类 肉类抽提物 水产品抽提物 2、水解类 动物水解物 植物水解物 酵母抽提物 * *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