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第十五标承台施工方案
PAGE
PAGE 5
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第十五标承台施工方案
PAGE 1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4
三、承台首件目的及日期和试验地点 5
四、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准备情况 5
1.人员准备情况 5
2.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6
3.材料准备情况 7
4.试验准备情况 8
五、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8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放样、开挖基坑 9
3.凿除桩头、桩基检测10
4.垫层砼浇筑 11
5.钢筋加工及安装 11
6.模板支立 13
7.混凝土浇筑 14
8.养生及拆模 15
9.基坑回填 15
六、质量保证措施 17
1.技术保证措施 17
2.物资保证措施 17
3.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18
4.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计量、试验控制 18
5.思想保证措施 18
6.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19
7.经济保证措施 19
七、安全保证措施 20
1.安全技术措施 20
2.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21
八 环境保护措施 24
1.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
2.水土保持措施 26
3.临时工程的使用及恢复 26
一 、 编制依据
1、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路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对投标人提交问题的答复及补遗书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B07-01-2006)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JIGF80/1-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7、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8、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部分《桥梁工程》
9、当地地质、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
10、工地实际情况踏勘、调查资料以及地方材料资源等
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AK0+854.166匝道桥位于利津北互通立交桥A匝道,在K134+179.189(主线桩号K134+179.189)处跨越主线,与主线交叉角为90°。
匝道桥AK0+801.136-AK0+907.196段布置为四孔4×2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梁平面位于R=200m的右偏圆曲线上,桥面净宽18.5m,桥面设4%流水坡。
匝道桥梁上部结构:采用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梁高1.4m,箱梁顶面宽19.5m,箱梁底面宽15.14m,梁体砼分两次浇筑,一端张拉,梁体外缘曲线浇筑;匝道桥下部结构及基础:桥墩采用圆柱式墩,桥台采用肋板台,基础采用桩基础;主要工程量: C30砼2450.7m3、HPB235钢筋 16772Kg,HRB335钢筋133479Kg。
该匝道桥共5个承台,承台砼485.8m3、钢筋21279.81Kg。
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第十五标段承台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三、承台首件目的及日期和试验地点
1. 承台首件目的及日期
1、确认承台施工的各项施工工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模板拼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2、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如坍落度、和易性。
3、发现及改进施工中的不足之处。
4、指导下一步承台大规模的施工。
5、初步定于2014年8月28日进行承台试验段施工。
2. 试验地点
AK0+854.166匝道桥位于利津北互通立交桥A匝道,在K134+179.189(主线桩号K134+179.189)处跨越主线,与主线交叉角为90°,试验地点为AK0+854.166匝道桥4#桥台。
四、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准备情况
1.人员准备情况
根据工地现场情况,我们派遣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精良的施工设备进场,同时组建了桥梁工作小组,由质检工程师任组长,结构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材料主管、安全工程师为组员,对该工程实行全天候质量管理,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对人员、机械、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指挥和调配。
主要施工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人数
职责
备注
1
王体原
项目经理
1
总体负责
2
刘恒新
总工程师
1
总体施工安排、协调
3
袁涛
副经理
1
现场总体安排、协调
3
屈志立
工程部长
1
技术指导
4
翟耐磊
试验室主任
1
试验工作
5
刘明山
物资部长
1
物资设备管理
6
杜光华
测量工程师
1
测量放样工作
7
李具余
试验工程师
1
试验工作
8
肖阳阳
试验员
1
试验工作
9
王焕海
质检工程师
1
质量监督工作
10
于永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