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元干画像 作者简介 张元干(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北宋政和初,为太学上舍生。宣和七年(1125),任陈留县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入李纲行营使幕府,李纲罢,亦遭贬逐。绍兴元年(1131),以将作监致仕,日福州。绍兴八年,秦桧当国,力主和议,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等以谢天下,时李纲亦反对和议罢居长乐,元干赋《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赠纲,对纲抗金主张表示积极支持。胡铨被除名送新州编管,元干持所赋《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词送行。后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八十。存词180余首。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词风 前期:清新、婉丽 后期(南渡以后):豪放、悲壮,风节凛然 注:张元干生活于两宋之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词作家,他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的词风,又经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使词的内容更紧密地与抗击金兵侵扰和反对议和卖国等相结合,使词能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重大主题,成为对国事发表见解和感触的艺术手段。 张元干的词作,开拓了词的境界,赋予词以新的生命,开启了南宋词人的创作道路,其词的题材和风格,对后来的辛弃疾词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而汝!举大白,听《金缕》。 梦里也忘不了沦陷的中原大地。只恨在萧瑟的秋风中,处处兵营都发出悲哀的号角声,故都汴京的宫殿里都荒芜了。稳定如山的北宋怎么会天崩地陷,遍地黄河水到处流,万千村落狐兔成群?皇帝高高在上,他的心思意图没人了解。更何况人们的爱国热情容易衰落,悲愤难抑,向谁去倾诉!又要送你这个知心朋友离去了。 ? ? 岸边的垂柳送来了习习凉意驱赶着残留的暑气。银河闪亮,月色浅淡星光稀疏,朵朵浮云缓慢飘过去。万里江山,不知道你会贬谪到哪里?回忆起我们躺在床上谈话到深夜的情景。你将去那大雁也飞不到的地方,写好的信交给谁?远 望天空,想到古今世态的变化,怎么肯像小孩那样只顾说个人恩怨呢?举杯畅饮,且听《金缕》曲。 译文 (梦绕神州路) 作品赏析 上片:述时事 第一层,“梦绕神州路”四句:写中原沦陷的惨状,形象地概括了北宋灭亡的历史事实,有尺幅千里之势。 1、起调将中原沦陷之惨状托之于梦,含意有二:一是中原沦陷不可去,沦陷之惨唯可于梦中见之;二是中原之沦陷如恶梦一般。实景虚写,写出人心之惨痛,故有第二层的质问。 2、中原沦陷惨状:“怅”为领字。 所怅者: 一是“连营画角”? ?? ? 金兵军营相望,军号凄厉。二是“故宫离黍”。《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故国之思。 第二层 “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 1、“昆仑倾砥柱”:古人相信黄河源出昆仑山,《淮南子·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陬”。传说昆化山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此以昆仑天柱,黄河砥柱,连类并书。喻北宋王朝的沦亡。 2、“九地黄河乱注”:喻金兵的猖狂进攻。 3、“聚万落千村狐兔”:形象描写中原经金兵铁蹄践踏后的荒凉景象。 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三层“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感慨时事,点明送别。 1、“天意从来高难问……”:前面词人提出疑问,问而不答。乃因答案分明,不言即知,况涉及朝廷统治者而不能言。于是顿挫之笔曲折至“天意从来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言外之意,天高固然难测,而衣冠华族沦于异族之手,实乃人事使然。“人情老易悲”,言天意既难测,而人情老易悲,今有深仇而不思报,故长叹“悲难诉”——北宋议和灭亡之悲难诉;南宋王朝苟且偷生、偏安江左、迫害忠良之悲难诉。 2、送别。 笔锋自然转至送别胡栓——??“更南浦,送君去”。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节层层递转,字字沉实,词人悲愤之情,愈转愈深沉。 下片:叙别情 第一层,“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别时景物。 1、时令:初秋残暑,凉生岸柳——景之凄凉,人心为别而凉。 2、时间:夜,“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夜色已深,以缠绵,清秀之句,抒悲愤激昂之情,可见感情之深挚。 第二层,“万里江山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