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的经济文化发展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汕头市 汕头,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 汕头是粤东区域中心城市,是粤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辖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南区、潮阳区、南澳县。2014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46.57万人。 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 潮汕文化 汕头身处核心潮汕地区,是潮汕文化、潮学的核心载体其文化。潮汕文化传统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宋时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传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享誉海内外。汕头民间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遗植,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一、潮剧 即潮州戏,源于温州南戏,并吸收其他戏剧艺术及潮州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创造性发展而成。剧目有从其他戏剧移植的;也有以潮汕地方题材创作而成的,如《陈三五娘》、《苏六娘》、《辞郎洲》等。 二、潮汕地区民间艺术 包括潮剧、英歌舞、灯谜、剪纸、版画、龙凤舞、双鹅舞、纸影(即潮州木偶戏)等。 汕头小公园,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 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区样式,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片区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 三、汕头建筑 陈慈黉故居 是中国20世纪初“潮汕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坐落于汕头澄海隆都前美乡,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在家乡建造的许多宅第的总称。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庐”书斋。此处参观的是“善居室”。每座宅院都用潮汕民间建筑的百凤朝阳的传统格局。整座宅院外面又建起一围二层洋式楼房,形成一完整的独立结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图案精美如新,富丽堂皇,进之如入迷宫,故被誉为”南国大观园“、“岭南第一侨宅”。潮俗云“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果然名不虚传。潮汕“从厝式”民居群落和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京都帝王府”比较,两者气势虽不可日而语,但其建筑格局确有相似之处。因此,陈慈黉故居也被称为“潮汕小故宫”。 潮汕功夫茶 工夫茶是潮汕地区极富地方色彩的茶道文化,它历史悠久,植根于千家万户,几乎可以说,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人冲泡工夫茶,它在冲法上,不论是器具、用水、程序、饮法,都极具潮汕地方风味,我们甚至可以说,工夫茶是潮人的代表特征。 潮汕小吃 鼠粬粿   这是潮汕名小吃之一,也是潮汕地区民间逢年过节必备的粿品。 相传南宋年间,在元兵入侵潮汕地区时,当兵荒马乱,百姓流落于荒野之中,特别是冬寒饥饿,无物可充饥时,人们发现田中有一种野草“鼠粬 ?”。这种草既能充饥,又无毒,还有特殊的香味,便把它拿来食用。后发现该青草可以渗入大米磨成浆来做成粿,逐渐便认识 到这种青草是一种好东西,为了方便使用,把摘来的青草用太阳晒干,可以畜藏。在逢年过节时,随时都可以使用。后来这粿品经民间逐步改进,把原使用大米制的粿皮改为使用用糯米和蕃薯,这样使粿皮比较柔软,再把粿馅从原来用蕃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馅,有的是用红豆沙馅,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炒熟后脱膜用白砂糖研碎烂作馅。这一改进便成粿皮柔软不涩,馅甜香,软滑,滋润,也就成为名小吃。现在这小吃以民间的一般食品已成为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在各大宾馆、酒店、酒楼就餐经营。 红桃粿  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红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