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物理总结 适合理科较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本门课的目的 1、掌握与心理学有关的人的某些生理部分的物理机制 2、借鉴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动态,拓展知识面,来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1、古代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基本上还处在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简单总结和思辨性的猜测阶段,实验的巨大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在西方,古巴比伦人曾用“日晷”和水钟计时,还发明了梁式天平;古希腊人泰勒斯最早记录了摩擦过的琥珀会吸引轻小物体,天然的磁石具有吸铁的性质;阿里斯托芬曾有过用玻璃点火熔化石蜡的记录;欧几里德曾有过用凹面镜聚集太阳光试验的记述。 阿拉伯人阿勒·哈增曾做过圆柱面镜、球面镜、锥面镜的反射和折射实验,他还用一根带有五个秤盘的奇妙杠杆,测定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物体的重量,发现空气也有重量和阿基米德定律在空气中同样适用,等等。 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约287-前212)和托勒密(约90-168)的实验。阿基米德对杠杆进行了实验和研究,总结出杠杆定律,即二重物平衡时所处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他还发明了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并用滑轮做了许多实验。杠杆定律的发现和应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阿基米德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做了浮力实验,建立了浮力定律。他在《论浮体》一书中指出:“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失去的重量,就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也是一个从实验总结为理论的定量实验 尧舜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圭表”来观象授时;后又使用“日晷”,即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测量时间;至春秋时期已普遍使用“科漏”,利用水滴滴漏的方法来计时,我国在春秋时期的度量衡制已日趋完备;到了秦朝,我国的度量衡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统一。 在力学实验方面,据《墨经》所载,墨家就研究过圆球的随遇平衡问题,已初步认识了简单几何体的重心问题。 对于测定固体比重的方法,《考工记》中就记载了用水浮法来进行定性的估测。对于液体比重的测定,最迟到东汉就已测出“水一升重十三辆”(《后汉书礼仪志》)。原始的液体比重计早在唐代《西阳杂俎》中就有记载:莲子放在水中一定下沉,放在制盐用的咸卤中则能浮着。到元代陈椿(《熬波图咏》)把莲子放在4种浓度不同的卤水中浸泡,形成4种比重不同的莲子,然后将 它们同时放入同一种卤水中,视其浮起来的数目多少来推断卤水比重的大小。这与现代的浮子式比重计原理基本相同。 《考工记》中“舆人为车”就记载了水平仪的雏形。到了北魏,水平仪已被配置在较精密的仪器上,如用铁铸成的浑天仪底板上设有“十字水平”,以校准仪器水平。对于浮力的认识, 《墨经》中已指出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因为水被物体排开的缘故。晋代的《苻子》就已记载了利用水浮法称重的实例。《宋史·方技传》记载了利用浮力起重——打捞铁牛的实例。 对于简单机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了使用权衡——天平与杠杆的记载。 《墨经》中记载了墨家实验研究杠杆原理的做法:天平横梁的一臂加重物,另一臂必需加砝码,两者必须等重才能平衡;杠杆的提纽到重物的一臂比较短,提纽到秤锤一臂比较长,如果两边等重,秤锤一边下落。到了周代史佚发明了杠杆和滑车的混合体——辘轳。 在声学实验方面,《墨子》中就记载了(运用固体传声和气腔共振)将两种稍有不同的坛埋入地以判断地下声源 的方法。《庄子·杂篇》中就记载了当时在乐器制作后做过的很细致的共振实验。《异苑》中曾记载了张华(232—300)改变器物的固有频率以消除共鸣的方法。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所设计的世界上最早的用纸人演示共振的实验。 在热学方面,《考工记》中记载了利用凹球面镜对日聚焦取火。西汉《淮南子》记载了一种利用两个重量相同而吸湿能力不同的物体来验湿的天平式验湿器,书中还记载了“艾火令鸡子飞”的关于“热气球”的实验设计。唐代盛行的 “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走马灯,宋代的“走线流星”、“地老鼠”等“火箭”,都是利用热空气流直接推动的装置。 在电磁学实验方面,早在《管子》、《吕氏春秋》、《三国志》中就有磁石能吸铁而不能吸铜等其他金属和非金属的记载。对静电力的研究,三国时代发现“琥珀不取腐芥”。晋人《博物志》中记载了摩擦起电。在对磁性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方面,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了“磁石提棋”、“磁石拒棋”的磁体相吸、相斥现象,并介绍了鸡血中拌入磁粉和铁粉后晾干,以得到人造磁体的方法。汉代王充的《论衡 是应篇》记载了利用磁体指极性制造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初年《武经总要》记载了用“地磁感应法”制作人造磁体,以及将“司南”改为“指南鱼”的方法。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的“摩擦传磁法”,以及对“指南鱼”进行了实验改进,发现了指南针的四种支悬方法。 在光学实验方面,古人曾做过大量的较系统的研究。《墨经》中阐述了影的成因,本影、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