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泰安)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 * * 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发展要求??? 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明)吴生进京赶考记 路遇难民,他们的土地被地方官强行霸占了。但是大家谁也不敢多言,怕附近有东厂特务、锦衣卫。 吴生无暇他顾,一路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 到了北京,街市繁华,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八股取士,限制思想 西学东渐 商品经济发展 (2008·宁夏文综·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 (2013·枣庄一中月考)李贽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 )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C 李贽(明朝中后期) 一、李贽 材料一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焚书》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材料二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主张男女平等 材料三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材料四 P18资料卡片 提出“绝假纯真”童心说 反正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二、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 材料二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 提出君臣平等 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明末清初·黄宗羲 反专制,工商皆本 (2007·北京文综·14)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011·北京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 制制度 (2008·广东单科·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D C D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