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4页 共 NUMPAGES 27页
他当年最大的梦想是这辈子能到广州玩一天,现在却走进了西双版纳最深处
文/周滨
“人生苦不苦?苦,但是不苦怎么会有回甘,让人想了又想。”
“人生难不难?难,但是走过去了就有新天新地,所以做自己就好。”
这是陈升河走在自己位于云南勐海县八公里工业园区的厂区时,一边走一边说的一番话。他今年65岁,做茶也有四十余年了,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内心的感受,都已和他做的茶浑然一体。
生活很现实,就是为了谋生
故事还要回到20世纪70年代,广东潮汕的某个地区。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肩扛大包小包,走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
他有时觉得累,就看看天,又看看脚下自己的影子,然后继续前进了。那些南方的阳光和山水,都映入他的眼眸,成为沉默的剪影。
青年的名字叫陈升河。
“我那时高中毕业,在农村生活很难。因为公家的工作找不到,就要做点生意来过日子。”陈升河这样回忆他的70年代,语调平静,“现在的人都喜欢讲大道理、大格局,对我们当时而言,生活很现实,就是为了谋生。”
在学生意之初,陈升河收到过各种建议:有人让他卖菜,有人叫他卖猪肉……卖这卖那的,可他都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一位在当地颇有声名的老茶师,才下了决心。
就像命中注定的一样——师傅是个阅历非凡的人,他看二十岁的陈升河很聪明,又吃苦耐劳,便问他一句话:“有一件会令你终身受益的难事,你敢不敢做?”这一问不要紧,他用激将法将好胜心切的陈升河带入了茶行业。
最难的时候,他也差点就放弃
入了行,陈升河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在1976年的中国,茶叶还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的商品,是不能公开在市面买卖的。一般只能在农村市场,依靠人际关系和信誉少量进货,然后少量地出售。
那么利润如何呢?陈升河说,当时从货源所在地到销售地汕头,两者相距有150公里,因为交通的原因,往往需要几天才进一次货,而且每次限量只有三至五斤。另外,由于按斤卖茶几乎无利可图,故此茶叶商贩们都将大包改为小茶包进行买卖。陈升河也一样,他把一斤茶叶拆分成40
为何不多进一些茶叶来卖?陈升河摇摇头,他说一方面是没钱必须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连出门过县几公里的路程,都要去大队开证明,说明自己出门的目的,过路坐船还是坐车……要想过省的话,手续更不一般。
“所以你知道我像你们这么年轻的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65岁的陈升河深深看了我一眼,然后轻轻地说,“那时候,我想,这辈子能让我去广州玩一天就够了。”
现在被人当成偶像看的陈升河,年轻时没少交学费:因为对茶叶本身和市场需求不够了解,导致一开始茶叶经常卖不出去,这样一来就赔掉了进货的路费和人力物力;后来慢慢找到门路,生意刚好起来,他又受人排挤,导致明显的库存。
最难的时候,陈升河差点就放弃了,还好遇到几位老前辈。他们看这个年轻人确实不容易,也愿意学,就传授他从茶叶加工到拼配、审评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好让他有真正的一技之长。在前辈们的传授和指导下,陈升河的制茶技术和评茶水准开始突飞猛进,生意也开始有起色了。
几年后,当别人再提到“陈升河”这三个字的时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他的专业,赢得了客户和同行的认可。
用三十年,从深圳拼到西双版纳
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一份意义深远的文件——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茶叶由二类商品改为三类商品,主要茶类实行议购议销,开展多渠道经营。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打破了多年来独家经营、统购包销、层层调拨、单一渠道,完全封闭式的流通体制,而私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的主流,登上了历史舞台。
1985年,陈升河悄悄来到深圳,开始再次创业。他与福建省民政厅安溪农场联营,在深圳创办了深安名茶公司,而这也是一家在深圳最早创办,集生产、加工、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化茶叶公司。“深安名茶”旗下的 “香密湖”牌名茶后来成为深圳颇有影响力的茶叶名牌,还获得国家茶叶金奖。
深圳二十年,是拼搏的二十年,也是见证陈升河从满头青丝到华发丛生的二十年。他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这座由各地移民组成的超大型城市里,学习、领会关于企业和市场的点点滴滴,从当年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到企业掌舵的管理者,他完成了自身思想上的蜕变和眼界以及心胸的提升。
“那时候开始想,要广泛学习不同类的茶叶知识,对不同类的茶叶品种、内在品质、生长环境、香气、口感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才能不断提高茶叶的加工工艺,从而提升茶叶的内外品质,让市场记住我的品牌。”陈升河说。
为这个想法,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最终锁定在普洱茶的研究方向。1998年,陈升河通过向他人学习并自己亲自试验终于掌握了普洱茶的拼配和发酵技术,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云南,转向了西双版纳。
就在2006年,陈升河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这片土地。当看到面前出现像梦幻般连绵不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