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碱性(石灰性)土壤,磷与土壤中的钙盐生成溶解度很小的各种磷酸钙盐,从而降低其有效性; 酸性土壤,磷酸根离子能与上壤中铁、铝离子或交换性铁、铝作用,生成磷酸铁、磷酸铝沉淀,也会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在石灰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上施用水溶性过磷酸钙后所发生的变化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把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磷酸盐转化为作物不能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磷肥的肥效。这个转化过程通常称为磷的化学固定 。 石灰性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固定作用,因而土壤溶液中的磷浓度很低,且移动性很小。磷的移动性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关系。而石灰性土壤处于降水较少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磷向根表的扩散和根系的生长都因土壤含水量偏低而削弱。因此,干旱也是植物缺磷的原因之一。缺磷是我国大面积石灰性土壤多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首先通过脲酶抑制剂对尿素的水解转化进行控制,限制其形成氨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土壤中铵及氨的浓度,限制直接挥发损失。 其次,运用硝化抑制剂调节土壤中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以阻碍硝化和反硝化的发生,使土壤中的氮以氨 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而不发生过大的挥发、流失及反硝化损失。NAM中含有磷活化菌,可活化土壤中非水溶性磷和被固定的磷,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磷的利用率。 1.磷活化剂内含磷活化菌。2.酸性环境,利于磷及微量元素吸收。3.铵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正负吸引,利于吸收。 传统包膜长效换施肥料的外壳为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材料,占肥料总量的12%-15%,约30年才能在土壤中分解,造成累计污染。 1、长效 氮养分有效期可达100-120天,为普通尿素的2倍; 磷和微量元素有效性提高; 可实现大田作物一次性施肥免追。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NH4+ NO3- NO3- 传统肥料 NO3- NO3- NO3- NO3- NO3- NO3- NH4+ NH4+ NH4+ NH4+ NH4+ NO3- NO3- 稳定性肥料 NO3- 化学特性决定了 的淋失约是 的1000倍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稳定性肥料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硝态氮 铵态氮 氨基酸 蛋白质 传统施肥 能量 能量 能量 稳定性肥料 氮在植物体内的转化形态 硝态氮必需先还原为铵态氮才能够被植物以氨基酸的形式利用,这一步是耗能的过程;稳定性肥料通过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肥料利用率; NH4+/NO3- 混合营养= 高能利用状况 更适合植物的“胃口”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2、缓释 控制释放与保护有效性相结合; 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协调; 提高利用率,氮利用率提高10-12%,磷提高4个百分点,土壤磷活化率13%,肥料磷有效率提高28%。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基肥 追肥 追肥 氮吸收 时间 缺氮 缺氮 氮过多 氮过多 与传统施肥方法比较 —— 作物最佳氮吸收 —— 传统施肥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氮吸收 时间 稳定性肥料 施用稳定剂肥料,作物生育期内需氮量与肥料释放曲线一致,无肥料过剩,不脱肥。 —— 最佳氮吸收 —— 稳定性肥料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3、增产 营养元素释放缓慢,减少损失。 成本增加只有普通复合肥的2%-3%,比普通肥贵200-300元/吨,增产节肥,等氮量施肥平均增产7-16%,减少20%用肥量不减产。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4、环保 不存在包膜污染 所添加的稳定剂对环境安全,无残留(当年在土壤中降解率达到99%以上。) 降低了硝酸根、亚硝酸根及氧化亚氮对水体与大气的污染。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给农民朋友带了啥? 省心 省力 省钱 增产 关注焦点 四、稳定性肥料的特点 1.玉米种植免追施肥技术 a.东北春玉米“深施免追肥”技术 稳定性肥料在东北地区春玉米可以做到采用“一炮轰”的方法,可以做到 一次性施肥免追肥,在比常规施肥减少20%施用量的情况下,不减产,并 且能“活秆成熟”。 玉米免追肥(一炮轰)已在东北地区家喻户晓! 五、稳定性肥料的田间应用 b.中原玉米“两免”种植施肥技术 技术简介:“夏玉米”两免施肥播种技术是指免耕翻施肥播种机加稳定 性长效免追肥的种植模式,其技术创新点在于农机和肥料跨行配合,实 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 优势表现: 1.长效免追、省时省力 2.肥料深施,减少淋溶挥发损失,提高利用率,减少投入 3.增施磷钾及中微量养分,营养配比科学合理 五、稳定性肥料的田间应用 b.中原玉米“两免”种植施肥技术 与农机部门合作采用玉米免耕翻播种机加稳定性免追肥的“夏玉米两免种植施肥技术”已经在河南、河北、山东推广应用。 中原夏玉米产区两免种植技术推广会 稳定性肥料技术合作签约仪式 中原夏玉 米两免种 植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