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项突破(二) 考纲指定古代诗歌逐篇梳理第1首 观沧海[东汉]曹操【背景回顾】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登山观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内容理解: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地点。炼 字:“临”“观”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体现了前世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内容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实写沧海之景。炼 字: “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和洪波一静一动,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魄,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内容理解:前四句借助想象虚写沧海景象。炼 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表现手法:想象。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展现出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景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情 感: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主旨归纳】 本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运用神奇的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巩固测评】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的“涌”字。2.请对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答案] 1.“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涛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2.诗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虚写想象之景,突出了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伟大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解析]本题可从修辞的角度、虚实的角度把握大海的壮阔,进而深入感受诗人的胸襟与抱负,体会作者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观”字统领全诗,这两句诗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这六句中,“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表现了大海的气势。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用丰富奇特的想象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D.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答案]B [解析] “丛生”“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说法错误,这里是写出了树木欣欣向荣的景象,与“人生苦短”无关。第2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背景回顾】唐玄宗天宝七年(748),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此时,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京城的李白正在东南地区漫游,听到这个消息后,便题诗抒怀,慰藉友人。表达方式: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言事。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特定暮春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表达方式:抒情。修辞方法: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陪伴友人的使命,从而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表现手法:想象。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诗人和友人天各一方,便想象月亮带着自己的同情和怀念,去陪伴友人一直到达贬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主旨归纳】 全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奠定了悲凉的基调,再借景抒情,借“明月”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巩固测评】1.“杨花落尽子规啼”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景物描写,渲染了无限悲凉的气氛。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的情感表达做简要赏析。这句诗寄情明月,赋明月以人情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思念、惆怅之情。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试分析其作用。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诗人通过想象,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七下第5单元第11课规则与秩序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5单元第15课培养契约精神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下第3单元第8课共同的愿望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下第1单元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下第2单元第3课公民权利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下第2单元第4课公民义务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八下第4单元第7课尊重自由平等复习习题.doc
- 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过关模块1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doc
- 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过关模块2中国近代史第7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doc
- 百色专版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过关模块3中国现代史第16单元民族外交科技与社会生活试题.doc
-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二轮专项突破01考纲指定文言文逐篇梳理课件.pptx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答案.doc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