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概述
“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西强我弱”不仅表现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发展能力上,而且也表现在思想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影响的软实力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历史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知识和学术问题,它是中华民族综合国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历史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安全,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实现伟大的历史性的复兴。最近几年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归属问题、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有关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中国一再拿历史事实来说话。
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第二讲 数千年未有之巨变
一、鸟瞰中华文明与中华帝国(一)明代中期以前(1500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在大部分时间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交往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世界科学文化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宗教与世俗政权并立,教会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没有统一的政权和社会秩序,战乱不断,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于痛苦之中。
在明朝中叶以前,中国是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英国、美国的强盛还是列强。中国从前的强盛是独强。对各弱小民族,中国完全是用王道感化他们。他们是怀中国之德,甘心情愿,自己来朝贡的
(二)清代前中期的中国
应该说,清王朝在完成统一和恢复与发展经济方面确实有突出表现,后来出现“康乾盛世”。女真(1635年后改称满洲)的兴起、1644年入关,随之在全国建立清王朝。清王朝在亚洲腹地的积极扩张,中国的版图在十八世纪扩展了近一倍。清朝虽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但是却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秩序和基本政治制度,推行“满汉共治”政策,即在中国传统的“普世王权”和官僚制度的框架之内“分享”权力。 对外关系(“国际关系”)“朝贡体系”:中央之国,恩泽海内,威服四方。中华帝国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在东亚一直保持着鹤立鸡群的地位。到清朝,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确立了一套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其构成之基本原则是:第一,以中国为中心;第二,国家间的差序、不平等。
(三)盛世中国
至乾隆朝中后期(十八世纪中下叶),中国疆域辽阔,军力雄厚,社会平和,工艺精湛,人口、经济、商业的稳步增长,中华帝国的强盛达到顶峰,亦为其时全球之最。
在封建时代,中国领先于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有许多自己特点。
中华文化的特点
“天下为公”
以民为本
注重和谐:
天人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际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主张包容多样,和谐统一。
群体和谐,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则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
身心和谐,古人主张通过修身、正心,实现身心和谐,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安定,最终使国家长治久安。
义利统一
“为政以德”:治国之道重在教化,而不是刑罚
变革思想
重贤才
国家统一
乾隆朝中后期是中国繁盛的顶点,却也是衰落的起点。
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国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
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国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中国内部问题,二是外部世界一体化的初步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压力。这两大问题成为18世纪末以来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 。
第一大问题是中国内部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人口大增带来的压力
人口压力
18世纪末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加快,生存压力显著增大。人口膨胀消解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使身处盛世的人大多数生活于贫困状态之中,而朝廷遵循着轻徭薄赋的传统和信守自己所颁布的“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诺言,国家财政收入不能增加,不仅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建设,而且连政府官员的薪俸也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致使收受贿赂成为官员补贴生活的主要手段之一,官场腐败由此成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的一大痼疾。
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停滞与腐化
政府机构与人员未配合人口与商业的快速增长做适当扩充,只以“幕宾”、“候补”等名义吸纳人才,导致攀亲结故、派系纷争日炽,行政无能、制度松弛、贪污受贿、世风日坏。
君主专制的痼疾之一:“人治”的不确定性。
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天地会、哥老会、白莲教(天理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