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物候导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内容 气象物候专题之《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自学 1.反复诵读诗词,初步了解四首诗词内容。(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2.组内交流训练,描述每首诗的景物画面。(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相结合) 二、交流 1.品析诗中精确语言,理解诗中情(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组际交流) (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3)《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4)卢纶《塞下曲》一诗后两句好在何处?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6)自主质疑内容: 2.领悟诗中物候现象,揣摩诗中景 (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组际展示) (1) 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你觉得有道理吗?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一句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谈谈你的理解。 (4)“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句作者是从哪些物候现象中联想到的? 三、反馈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好在何处?表达了战士们怎么样的感情?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写出了什么样的物候现象?请你再写出一句体现这种物候现象的诗。 3.描绘一下《惠崇〈春江晚景〉》中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春景。 四、拓展延伸: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参考题目:《从古代诗歌看地区之间的物候差异》 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性文字,努力做到有观点,有理、有据。 (课堂结语:古代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物候信息。诗人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启发我们要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从生活中找寻经验。)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沈括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自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 “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自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起自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自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 “(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诗歌中的春夏秋冬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诗中冬 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