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属于矿产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对象是油气藏。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生、储、盖、圈、运、保”
3、沈括提出“石油”这一名词
4、建国后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第二章 油气藏中流体成分和性质
1、?石油: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
2、元素组成 :碳(C)和氢(H)为主;其次为氧(O)、氮(N)、硫(S)。
C:80%-88%;H:10%-14%
3、?石油的化学组成:元素、化合物、馏分和组分。
4、化合物组成:烃类组成和非烃类组成
烃类组成:饱和烃(烷烃、正构烷烃、正构烷烃、环烷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环烷芳香烃)
非烃类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5、高硫石油:S2%(辽河);低硫石油:S0.5%(大庆);含硫石油:S =0.5~2%(胜利)。
6、馏分:馏分就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各自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通过对原油加热蒸馏,将石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若干部分。(温度区间(馏程):馏分有所差异。)
?轻馏分:石油气、汽油(C5-C10);中馏分:煤油(C11-C13)、柴油(C14-C17)、重质油(C18-C25);重馏分:润滑油(C26-C35)、渣油
7、石油的组分组成:油质、胶质、沥青质。
8、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海相含蜡量低、含硫量高、V/Ni1、碳稳定同位素13C-27‰;陆相含蜡量高、含硫量低、V/Ni1、碳稳定同位素13C-29‰。石油类型也不同。
9、颜色:淡黄色、黄褐色、棕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胶质和沥青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10、密度: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g/cm3)。
相对密度:105Pa,20oC石油与4oC纯水的密度比值。(一般介于0.75~1.00之间,相对密度大于0.93为重质石油,小于0.90为轻质石油。)
膨胀系数:温度每增加1oF,单位体积所增加的体积数。
11、粘度:反映流体流动难易程度。粘度大则流动性差。与温度、压力、组成有关。
12、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与温度、压力、含盐量有关。
13、石油物理性质:颜色、密度和相对密度、粘度、溶解性、荧光性、旋光性
14、天然气——广义:自然界所有天然形成的气体。狭义:指气态烃和非烃气。
15、天然气的产状类型
?(1)聚集型:a、气藏气: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藏,为纯天然气气藏。甲烷占气藏气体成分的95%以上。b、气顶气:与石油共生,位于油气藏的顶部,重烃气含量可达百分之几或几十,仅次于甲烷,属于湿气。c、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可逆裂解)为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2)分散型:a、油溶气:油藏内溶解的天然气。一般从几立方到上千立方都存在。b、水溶气:溶解在水中的天然气;包括低压水溶气和高压地热型水溶气。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石油的百倍。c、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与煤的变质作用和煤层顶板透气性相关。d、致密地层气:致密砂岩和裂缝性含气页岩中的天然气。e、固态气体化合物:在海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化合物,成为“天然气冰”,或“天然气水合物”。
16、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烃类,以甲烷为主,含少量C2-C5类重烃气;非烃气为次要成分,以N2、CO、CO2、H2S、H2,Ar等居多。重烃气5%称湿气,5%称干气。
17、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①成分:石油复杂,天然气简单。②物理性质:相态不同,在密度、粘度、溶解度、吸附性等方面也区别较大。
18、油田水—广义: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狭义: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气层连通的地下水。
状态:吸附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产状:底水、边水
19、油田水的化学组成:包括无机组成(离子)、有机组成(烃类、酚、有机酸)、溶解气等。
20、石油δ13C一般为-22‰~-33‰,平均-26‰左右。天然气δ13C值变化较大,-100 ‰ ~-20 ‰。
第三章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
1、油气成因理论:①无机成因学说 :门捷列夫(1876)提出的碳化物说;索柯洛夫提出的宇宙说;此外,还有岩浆说、高温生成说等。②有机成因学说:核心即认为油气起源于生物物质。罗蒙诺索夫(1763)蒸馏说;混成说代表波东尼(1906);随后又出现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蛋白质说等;蒲赛(1973)提出了“地温窗”和“液体窗”概念。Tisoot和Hunt对干酪根成烃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成油理论体系。未熟-低熟油形成理论、煤成烃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