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水淹层识别方法(一般了解) 主要通过哪几种方法识别水淹层? (1) 电阻率下降(上升)? (2)自然电位变形 (3)自然电位基线偏移 (4)中子寿命 10、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1)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含义 可从3 个方面来理解: ①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 ②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 ③油气层的电阻率虽然高于邻近水层和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但油气层的电阻率比通常所说油气层电阻率范围(3~100 Ω·m) 要低,属于低阻油气层。 2)低电阻率油气层类型及成因 成因可归纳为: 内因:内因是指油气层本身岩性、结构、物性及地层水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该类低阻油气层属于内因形成的低阻油气层。 外因:外因是指外来因素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该类低阻油气层属于外因形成的低阻油气层。 复合成因:以上所述几种典型成因可能在某一具体油藏中同时遇到,这样形成的低阻油气层被认为是复合成因造成的。 可以结合油气田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导电模型入手: 选择合适的导电模型 修改现有的导电模型 建立导电模型 (2)??? 从提高解释参数的精度入手 解释模型中使用的参数,如Rw,Rmf等 电阻率反演处理 ,准确提取地层的电阻率 对测井曲线进行校正,如SP校正,提高Vsh计算精度 (3)??? 提取地区油、气、水地层的测井、物性特征等,利 用模式识别方法,如: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灰关联分析聚类法 判别函数法等 3)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步骤 4)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技术思路如下: (1)??? 分析地区地质概况 (2)??? 分析岩心测试、试油等资料 (3)??? 分析总结低阻油气层、水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和物性特征 (4)??? 分析总结该地区低阻油气层的主要成因 (5)??? 研究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 (6)??? 利用试油等资料检验测井评价结果 (7)??? 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 在以上研究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步骤中,可以结合油气田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导电模型入手: 选择合适的导电模型 修改现有的导电模型 建立导电模型 (2) 从提高解释参数的精度入手 解释模型中使用的参数,如Rw,Rmf等 电阻率反演处理 ,准确提取地层的电阻率 对测井曲线进行校正,如SP校正,提高Vsh计算精度 (3) 提取地区油、气、水地层的测井、物性特征等,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如: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灰关联分析聚类法 判别函数法 11、煤田测井资料解释 1)煤层的划分、岩性识别 煤层相对于围岩,物理性质差异明显,它具有: 密度低(密度孔隙度高)、 声波时差大(声波孔隙度高)、 含氢量高(中子孔隙度高)、 自然伽马低、 自然电位有异常(由氧化还原作用产生的自然电位)、 电阻率高(注:烟煤、褐煤电阻率高;无烟煤的电阻率低)等特点。 通常可以采用人工解释的方法划分煤层、岩性识别、或采用模式识别方法自动划分煤层、识别岩性。利用以上所述特点,以及相应的测井曲线组合用于划分煤层以及确定煤层厚度、位置, 岩性识别等,一般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2)、煤质参数计算 煤层煤质参数通常可由: 煤样实验室分析、 测井体积模型法、 概率模型法来分析,其中体积模型法: DEN=W11Vw+W12Va+W13Vc AC=W21Vw+W22Va+W23Vc CNL=W31Vw+W32Va+W33Vc 1=Vw+Vb+Vc 3)、煤层气与常规气的区别 第一点区别是:储存在常规双重孔隙储集层基质孔隙中的气是自由气; 而煤层中的气主要吸附在基质孔隙的内表面,是吸附气。在初始状态下,煤层孔隙中的自由气的含气饱和度小于10%。 第二点区别是:由于煤层的基质孔隙直径很小(一般小于2nm),所以煤层中的气体主要通过基质孔隙来扩散 。 1、微电阻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