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问题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编码: XZ2014200382 涉税犯罪结课论文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问题研究 论 文 作 者: 专业(方向): 年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7 年 1 月 1 日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问题研究 摘要 : 对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认定为行为犯,而不限制解释主观目的,更符合 中国的客观实际。对此类犯罪一般按个人犯罪处理,在搜集证据方面按资金流、 票据流、 货物流的标准进行。 对于没有经营行为的开票公司, 在虚开增值税发票 犯罪中,虚开数额标准的确定应将虚开的进项与销项相加计算, 在量刑时要多种 因素考量,适当限制缓刑。 关键词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 犯罪主体 ; 证据标准 ; 数额认定 前言 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 95%以上。1994 年 1 月 1 日,中国实行了新的税制,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 使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将犯罪目标转移到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来侵吞国家税 款的犯罪活动上来,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逐渐成了新的犯罪热点。 虚开增值 税专用发票因票面无法反映真实的商业业务内容而形成自己的虚假链条, 人为地 切断了国家应征增值税的税额, 该种犯罪除直接危害中国税收管理体制、 严重扰 乱市场经济秩序外, 还导致国家税收的减少, 危害到国家财政收入, 破坏了市场 资源配置机制 ; 同时虚开行为还易诱发其他犯罪, 所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 应该成为打击的重点。 一、虚开增值税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税收体制的差异,诱发此类犯罪。 中国纳税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 只有一般纳税人才能使用增 值税专用发票, 按增值额 17%缴纳增值税 ; 小规模纳税人没有领购增值税专用发 票的资格,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请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只能按销售额全额的 4% (商业)或 6% (工业)缴纳增值税。这种税收体制上的差异,一些购货方因无 法取得进项增值税发票, 不能抵扣进项税, 而拒绝与小规模纳税人交易。 为了获 得商业利润, 一些小规模纳税人铤而走险, 在交易后购买增值税发票或找人代开 增值税发票,从而产生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 (二)高额利益的驱使 因不是所有顾客都开具发票而使一些单位剩余了进销项发票, 社会上一些不 法分子把目光转到进销项发票的购买和卖出上, 成立专门的开票公司, 以票面价 格加价 3%— 17%不等买入、卖出发票,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或手续费。 (三)其他原因 还有一些公司、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持自己的一般纳税人资格而进行“对开” (两个单位之间互开)或“环开” (几个单位之间循环开形成一个环状链条)增 值税发票来增加销售业绩和营业额 ; 还有一些单位、 个人因报销制度等原因, 对 所购买的物品在开具发票时, 进行了种类、 数量、金额的变更 ; 还有一些行为人 因不是某些大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