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new;主要内容;中尺度系统的来源:
早期经验分类:把天气系统划分为:
大尺度:106m(1000km),105s(天)
中尺度:105m(100km),106s(几小时)
小尺度:104m(10km),105s(数十分钟)
大尺度(气旋、反气旋等)和小尺度(雷暴、龙卷等)的概念是从常规天气图和单站观测的经验得来
;中尺度系统的来源:
Ligda(1951)评述雷达在气象上的成就及远景时说:
可以预期雷达将为研究大气中微气象学与天气学所不能研究的那一类运动的特征和结构提供有用的信息。
根据对降水系统???行雷达探测所积累的经验指出:有些降水系统
对于单站雷达而言太大,以致不能由单站雷达观测完全
有些又太小,以至于即使区域天气图(间隔几百km)上也不能显现出现
他把具有这种尺度的系统称为“中尺度”系统。
;中尺度系统的来源:
1953年,Swingle和Rosenberg在第一次天气雷达会议的论文中使用‘meso’这个词
50年代中期,‘meso’得到公认,代替了Fujita(1951)提出的‘micro’
定义:中尺度是时间尺度和水平空间尺度比常规探空网的时空间密度小,但比积云单体的生命史及空间尺度大的一种尺度。即水平尺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时间尺度几小时到几十小时。;Orlanski(1975)根据时间和空间长度的尺度划分:
小尺度系统:2km以下,如雷暴单体、龙卷、尘卷等
大尺度系统:2000km以上、如气旋、反气旋、锋面等
中尺度系统:2-2000km、如雷暴群、飑线等
α中尺度:200-2000km
β中尺度:20-200km。是中尺度系统的核心,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系统特征。
γ中尺度:2-20km`
;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发展
50 年代,Fujita提出了中尺度分析的概念
中尺度分析技术在美国逐步发展
Miller和Crisp总结了中尺度强天气的天气型识别方法---即利用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在美国风暴预报中心(SP C ) 的强对流天气展望预报中应用
90 年代初, 美国天气局在几个业务中心推行地面天气统一分析过程中, 强调对干线、边界线等与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相关的分析;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中尺度天气分析和发展与多次中小尺度观测试验有关
华东地区中小尺度观测和预报试验
湘中暴雨中尺度试验
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
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
京津冀地区的中尺度观测和临近预报业务试验;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发展
1986-1990年期间,在京津冀、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四个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的预报试验基地
开展了利用卫星、雷达资料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对中尺度天气的环境场特征的个例分析
这些分析技术以个例分析和总结为主;强对流(中尺度)
天气分析;中尺度分析技术;中尺度分析技术; 该分析是在常规天气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产生中尺度对流性天气的主要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条件),分析各等压面上相关大气的各种特征系统和特征线,最后形成中尺度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大气环境场“潜势条件”的高空和地面综合分析图。 ;;;高空分析内容;850hPa(925hPa)分析;;850hPa风场
最大风速带(急流)
辐合区(切变)
;850hPa温度场
等温线
温度脊
T850-500的高值区(图中为25℃线)
;850hPa湿度场
湿舌:T-Td≤5℃
干线: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10℃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干线(露点锋)
等露点线:从6℃开始
等比湿线:可从8g/kg开始分析 ;85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700hPa分析;;700hPa风场
最大风速带(急流)
显著流线
辐合区(切变)
;700hPa温度场
等温线
温度脊
温度槽
24小时显著降温区
T700-500的高值区(图中为16℃线)
;700hPa湿度场
干线(露点锋) :相邻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10℃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干线
显著湿区:T-Td≤5℃,从1℃开始
干舌 ;70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500hPa分析;;500hPa风场
最大风速带(中空急流)
显著流线
辐合区(槽线、切变)
;500hPa温度场
等温线
温度槽
;500hPa湿度场
干舌:t-td≥15℃;500hPa变高场
dh24;50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200hPa
高空急流
急流核
显著流线;地面分析;;地面气压场分析
24h变压、3h变压分析
△P24消除了日变化影响,在地形较复杂的地区能较好地反映出冷暖空气活动的情况。冷锋后一般有大的24小时正变压,冷锋前可有小的24小时负变压。;地面风场及气压场分析等压线冷锋静止锋辐合线;地面湿度场分析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