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小结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登岳阳楼》
《登高》
《旅夜书怀》
《琵琶行》
《终南山》
《李凭箜篌引》
《锦瑟》
兴海中学
一、夸 张
《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蜀道难》都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天姥山的高峻,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2、 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等,以夸张的手法突出山峰关塞的高峻险要,无理而妙,读来亲切自然。李诗的夸张往往与奇妙的想象融合一处,使人产生诗意联想,而不露夸大形迹。
3、“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从远处看终南山,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总的轮廓。
二、想 象
1、《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组成了亦真亦幻的“天姥图”是人的想象有源于民间传说的,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描写;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是把月看做最亲密的朋友。
2、《蜀道难》中那延绵“四万八千岁”的蜀国历史,那“地崩山摧”的开路传说,那“六龙回日”的奇妙神话,令作品染上了奇幻色彩。从不通人烟的“鸟道”到钩连秦蜀的“天梯”,数千年历史,纵横奔涌于诗人笔下,为古老蜀道倍增神奇。
3、《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人的想象之景。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4、《李凭箜篌引》中“石破天惊逗秋雨”为李贺名句,诗人大胆奇特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他以极度的夸张和机敏的联想,形容箜篌之声的穿云裂石,竟然惊破女娲炼石补成的天宇,逗落一场急骤的秋雨,七个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李凭箜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三、衬 托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海客传说侧瀛洲“信难求” ,因而“或可睹”的天姥就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这里采用了衬托手法,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同样写五岳、赤城和天台,也是为了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2、《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用动物以及人们攀登青泥岭的感受来衬托蜀道的高危。 “枯松倒挂倚绝壁”衬托了绝壁之险。
3、《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谢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了自己孤苦伶仃、颠簸无告的凄怆心境。
4、《琵琶行》中“主人忘归客不发”从侧面衬托了琵琶女高超琴技。“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的停顿既无声又无图画,恰恰又能反衬出旋律的抑扬顿挫。
5、《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技艺的高超。
四、 虚 实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真实的山,残酷的现实都是实写,而虚幻的梦境是虚写,用虚幻而美妙的仙境衬托现实的残酷。
2、《蜀道难》中奇特而大胆的想象都是虚写。
3、《李凭箜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五、 对 比
1、《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欢乐热闹的场面与梦醒后现实中的冷清形成了虚与实的对比。
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虚与实的对比; ( 二)动与静的对比; (三) 今昔盛衰的对比 (四) 哀与乐的对比
2、《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动与静的对比。
3、《燕歌行》一诗多用对比。出师时铺张扬厉与被困后的凄苦形成对比;“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对比;李将军的智勇无敌,;怜恤士卒又与骄奢淫逸的将军们形成对比,以及结尾处李广与今昔将帅的古今对比。
4、《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将故国昔日的繁华与而今的苍凉对比,把秦淮河畔昔日的热闹与而今的寂寞进行对比。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