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按泡沫的寿命可分为寿命为几秒的“短暂泡沫”和在无干扰条件下能维持几天不破的“持久性泡沫”。 2)按产生泡沫的力和破泡力之间的平衡可分为不断接近平衡状态的“不稳定性泡沫”,和平衡过程受阻的“稳定性泡沫”。 3)按聚集状态可分为:液多气少的“气泡分散体”即稀泡和气多液少的“泡沫”。 * 1气液接触 因为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分散体,所以只有当气体与液体连续充分地接触时,才有可 能产生泡沫。这是泡沫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 2发泡速度高于破泡速度 发泡速度高于破泡速度,指的是泡的寿命。无论你向纯净的水中如何充气,也不可能得 到泡沫而只能出现单泡,因为纯水产生的泡其寿命大约0.5秒之内,只能瞬间存在,因此不 可能得到稳定的泡沫。要想得到稳定的泡沫只有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再向水中充气即可。因为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不仅使发泡变得容易而且使发泡速度超过破泡速度,从而得到稳定的泡沫。 例:纯水产生的泡其寿命大约0.5秒之内,只能瞬间存在,因此不可能得到稳定的泡沫。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不仅使发泡变得容易而且使发泡速度超过破泡速度,从而得到稳定的泡沫。 * 1)聚集法 发泡液中有高压气体、低沸点液体或反应后能生成气体的物质,通过减压或化学反应,使气体分子集合形成泡沫。如啤酒、汽水、水沸腾和泡沫灭火器等。 2)分散法 通过搅拌、振荡、喷射空气等方法使气、液混合。 *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粗分散体系,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气-液界面,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因而泡沫会自动破坏。破坏后形成的液滴,其表面积或表面能很小,所以泡沫倾向于破坏。例如,半径1cm、膜厚10-3cm的气泡约具有25cm2的表面积。如果变成一滴液体,其表面积仅0.2cm2左右。这种表面积差(也即表面能差)非常大,在膜破坏时,其中的液体就以1000cm2/s的速度收缩。尽管从热力学士说泡沫是非常不稳定的体系,然而,有的泡沫还是能够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泡沫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作为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体系,它具有比空气和液体的自由能之和还要高的自由能,所以泡沫会自发破裂,最终结果是减少该体系的总自由能。所谓稳定性泡沫,实质上仍然具有高表面能的热力学上不稳定状态,泡沫的稳定性是指泡沫保存其中所含液体及维持其自身存在的能力,这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1泡沫液膜的排液 泡沫的存在是因为气泡间有一层液膜相隔,如果把液膜看作毛细管,根据泊肃叶公式液体从膜中排出的速度与厚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这意味着随排液的进行,排液速度急剧减慢。气泡间液膜的排液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引起的。 1)重力排液 存在于气泡间的液膜,由于液相密度大大的大于气相的密度,因此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就会产生向下的排液现象,使液膜变薄。由于液膜的变薄其强度也随之下降,在外界扰动下就容易破裂,造成气泡并聚,重力排液仅在液膜较厚时起主要作用。 * 由图8-3所示,B处为两气泡的交界处形成的气-液界面相对比较平坦可近似看成平液面,而A处为三气泡交界处,液面为凹液面,由Young-Laplace公式,可知此处液体内部的压力小于平液面内液体的压力,所以B处液体的压力应大于A处液体内部的压力,因此液体从压力大的B处向压力小的A处排液,使B处的液膜进一步减薄,最终导致液膜破裂。若从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来考虑要使A、B之间的压力差最小,膜之间的夹角应当为1200。多边形泡沫结构中大多数是六边形就是这个道理。 * 3气泡内气体的扩散 在液膜不破裂的情况下,泡沫还会因气体的扩散而破坏。因为形成泡沫的气泡的大小不一样,根据Young-Laplace公式附加压力ΔP与曲率半径成反比,小气泡内的压力大于大气泡内的压力,因此小气泡会通过液膜向大泡里排气,使小气泡变小以至于消失,大泡变大且会使液膜更加变薄,最后破裂。另外液面上的气泡也会因泡内压力比大气压大而通过液膜直接向大气排气,最后气泡破灭。 De vries对两个大小不同的气泡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7】,在液体中相邻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气泡的压力差可用Young-Laplace公式表示: (8-3) 式中,r和R分别是小气泡和大气泡的半径。 相对于R,r很小,因此1/R可以省略。这样小气泡的扩散作用与自身的半径有关。如果气体扩散服从Henry和Frick扩散定律,则可得到小气泡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8-4) 式中,r0和r分别是0和t时的小气泡的半径;P0为大气压力;D和S分别为气体在液体中 的扩散系数和溶解度;h为大小气泡之间液膜的平均厚度;为表面张力。 由上式表明,气泡间的液膜越薄,气体的扩散系数和溶解度越大,气体的扩散就越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