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问: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杀掉丞相胡惟庸;阅读下列史料,请回答: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3)材料中所说的机构变化有什么作用? ;锦衣卫职能: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片段3.“看榜文”——不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问:科举考试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雏 形;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科举制度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你对科举制有多少了解?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回顾学过的知识,大家还知道哪些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君权?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措施?;秦朝;片段4.“靖难之役”——叔侄之争(姜是老的辣) 朱元璋死后,接力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靖难”为旗号灭掉侄子,登上皇位,并召见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的措施。 问:为什么朱棣会胜利?上台后的他如何加强君权?为什么迁都?明朝的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是什么?;;;皇 帝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