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分化〔differentiation〕: 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从而在个体发育中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3. 1902年,德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 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说,提出了高等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 。它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4. 1934年美国的White,利用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离体根的培养才获得真正的成功。并创立了White培养基。 1. 1948 年,Skoog和崔徵通过对烟草茎切段和髓培养组织的研究,确定了腺嘌呤/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 3. 50年代至今,是植物组织迅速发展时期。 第三节 组织培养与农业上的关系 一、快速繁殖苗木 采用微茎尖组织培养可以得到无病毒苗木。成为解决病毒病危害和品种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利用茎尖培养可解决马铃薯种薯、甘薯、大蒜退化问题。 1.含义:是指以植物组织培养为基础,将外植体接种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使细胞脱分化、再分化成新的组织、器官,进而培育出与母株一样的批量幼苗的方法。如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的生产。 学习方法与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学与认真听课相结合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勤于思考和联想,多动手操作 实践-分析-实践-总结 积极参加组培协会活动 利用好教师、实验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植物生理学通讯 园艺学报 颜昌敬. 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谭文澄.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李世承.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技术. 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1990 杨增海.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熊丽,吴丽芳.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与大规模生产.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节 培养条件 1.一般控制在25±2oC。 2.植株种类及外植体的不同,其最适温度也是不同的。如百合20℃;月季25-27℃;番茄28℃。 茎段培养成苗示意图 茎段培养成苗示意图 组织培养 分生组织培养 薄壁组织培养 输导组织培养 胡萝卜形成层(分生组织)培养示意图 胚胎培养 胚乳培养 原胚培养 胚珠培养 种胚培养 败育 胚培养 细胞培养 看护培养 平板培养 悬浮培养 微室培养 非融合 培养 融合 培养 原生质 培养 思考:各种组织培养类型有何主要的异同处? ★相同点:无菌操作 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不同点:外植体不同 成苗途径与培养方法不同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加以控制 2、繁殖系数大,培养周期短 3、管理方便,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诞生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2.1839-1840年,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对组织培养技术的诞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诞生 5. 1943年White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的专著,使植物组织培养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6. 1962年Marshing和Shong发明了MS培养基 。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2. 1956年Miller等发现了激动素。 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变为激动素 /生长素的比例关系。促进组培发展。 (1)原生质体培养取得重大突破 (2)花药培养取得显著成绩 (3)微繁技术广泛应用 4.我国组培发展简介 70年代以来,在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贡献大。 一、快速繁殖苗木二、获得脱毒苗木三、为农作物育种提供有利手段四、实现工厂化育苗 快繁方法: ◆茎尖、茎段、鳞茎盘培养产生腋芽; ◆根、叶等培养产生不定芽; ◆愈伤组织诱导产生不定芽等。 二、获得无毒苗木 三、为农作物育种上提供手段 4.保存种质 1.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 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 3.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 四、实现工厂化育苗 四、实现工厂化育苗 2.特点:繁殖快,整齐、一致,无病虫害,周期短,周年生产,性状稳定。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条件 第1节 实验室(融入实验课) 第2节 设备和器材(融入实验课) 第3节 培养条件(重点、 难点) 第一节 实验室(融入实验课) 第二节 设备和器材(融入实验课) 第三节 培养条件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培养条件 △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2020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类)及参考答案.pdf VIP
- 雷克萨斯-Lexus IS-产品使用说明书-IS300-ASE30L-AEZLZC-LEXUS雷克萨斯IS300OM53D87C_01-1705-00.pdf VIP
- 静配中心-高警示药品管理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静配中心-高警示药品管理考核试题.docx VIP
- 静配中心药品日常管理考核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静配中心药品日常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静配中心业务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人物细节描写课件.pptx VIP
- 精准医疗与传统治疗比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