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件(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孔庙可看出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孔庙、孔府、孔林简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孔庙即至圣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永历20年(1666)郑经于台南设立全台首座孔庙,从此台湾文教事业由愚昧走向文明,330余年来,台湾各地已建有大小孔庙40余座,尽管科举制度废除,孔庙、书院似乎与现代教育渐行渐远,但其对台湾教育史上的贡献及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不因时空移易而失去价值。 阅读资料: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消极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具不变性和应变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①,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 ①稳定性+②稳定是相对的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①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精神根基) 1.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2.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双重作用 (难点) 1)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 。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能够而且必须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①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 ②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 划分标准不是单纯依据性质的优与劣,而在于是否适应社会而变化发展 思考:你个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埋儿奉母” “卧冰求鲤” 晋--郭巨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 后人有诗云: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对民族 对个人 2、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2)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3)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C.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1)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积极面对 A.辩证地认识其作用,分辨精华与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P43“双边辨点”) 2、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的作用 (3)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②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继承性 (3)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去掉其思想中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被称为民族精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