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全内容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性吸附肠毒素:活性炭、白陶土等;卵黄抗体 益生菌/益生素的使用—建立肠道正常菌群; 支持治疗: 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葡萄糖 20.0g, NaCl 3.5g, NaHCO22.5g, KCl 1.5g, 水1000ml. 理想的补液量为每天每kg体重补充75ml水分(Cutler,1999)。 强心,解毒; 减缓肠道蠕动。 抗菌素:拜有利注射液。一旦发生,全窝用药。 二、几种恶性传染病 猪瘟 蓝耳病 圆环 口蹄疫 副猪嗜血杆菌 1、猪瘟 病原: 猪瘟病毒(CSFV) 中等毒力/低毒力毒株 母猪带毒(种猪平均带毒11.7%。中监所,2003) 常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 症状: 水样腹泻; 发热与败血症;仔猪持续的死亡与淘汰 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常常不一致 剖检: 肾脏出血点 淋巴结/脾脏出血、回盲瓣溃疡 偶可见膀胱、喉头出血点 防治:疫苗 750——10000兔体感染单位 猪瘟的解剖诊断 2、PRRS蓝耳病 PRRS的净化: 在中国数个大型养猪集团(存栏4,000母猪)已经进行2年实践 主要在南方地区和中部地区 方法: 基于系统性检测和严密的生物安全条件 一次选留或引进一大批后备猪,供3个月之用 暴露与驯化:接种弱毒疫苗;与老母猪混饲;血清接种;返饲 隔离饲养至少3个月,检测ELISA抗体和作鼻拭子RT-PCR 将不排毒的后备猪引入大群;同时淘汰表现不好的母猪(排毒?) 多点式饲养:一般作2点式;有的3点式 持续进行监测:1年左右可以实现全群阴性 好处:生产成绩(繁殖与生长)大幅度提高 风险: 阴性状态的维持-外部生物安全条件?? 后备猪出售后进入阳性猪群?? 地方流行性PRRS 大多数猪场为此类情形 不稳定的PRRS状态,提示猪群中持续存在易感亚群 为保持均衡生产,持续引进后备猪=不断引进阴性亚群 不检测或只是进行诊断性检测 单点式生产(保育猪-肥猪与母猪在一个猪场) 相信“专家”;相信疫苗或某种药物具有“确定”的效果 糟糕的营养方案;霉菌毒素问题可能较为突出 表现: 母猪群不稳定:繁殖失败 断奶后猪群不稳定:保育猪”4~10周龄墙” 生长育肥猪群的生长表现低于预期;死亡淘汰较多 高致病性PRRS;爆发 从2006年夏季开始,至今仍在局部发生。2009年6月开始,在安徽、江浙、河南、山东西部、中部地区、东北发生 与PRRSV的变异株有关 主要发生于养殖密集区域的中小型养殖场 发病迅速,控制非常困难。巨大的损失 无法确定今后的流行态势 海南 河南 内蒙古 河北 宁夏 湖南? 云南 贵州 广西 四川 青海 湖北 陕西 山西 新 疆 甘肃 福建 广东 台湾 上海 浙江 江西 安徽 江苏 吉林 山东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北京 西藏 2009-9河南某场 2009年秋季疫情态势 第二阶段(流行/爆发):2~4周 大量的病猪“突然”出现 母猪流产、死胎增加;弱仔增加 高致病性PRRSV可致严重经过 母猪流产10%以上;死亡5~10% 30kg以下的保育猪死亡率可达70%。 此阶段没有任何有效控制措施 隔离病猪和减群 淘汰 消毒 控制应激-可减少损失 紧急免疫?? 第三阶段(地方流行):…… 常见于某一特定阶段猪群(如6-10周龄)厌食、精神不佳、皮肤充血、呼吸加快、毛皮凌乱、日增重不同程度地减少、整齐度相差很大,有些猪只在后期出现腹泻。 发病率10~20%,死亡/淘汰超过10%。 伴有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渗出性皮炎、疥癣、支气管肺炎等继发感染 控制措施: 早期隔离 弱毒疫苗2周龄免疫 应激控制;生物安全与环境 良好的营养;霉菌毒素控制 药物注射保健 饮水给药 3、口蹄疫(FMDV) 第一个被发现的动物病毒 德国LoefflerFrosch于1897/98年发现 RNA病毒,明显的抗原多态性。 7个主型(O、A、CSAT-1、SAT-2、SAT-3、Asia-1) 数十个亚型。 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 无囊膜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抵抗力较强。 FMD的流行特点 周期性 在全球范围内,过去每间隔6-8年在反刍动物和猪中就会发生世界性的口蹄疫爆发。 近十年来,中国的猪群中平均流行周期是3-5年。 在中国的最近几次大流行发生于1997,1999-2001,2004年。 易感动物 牛—报警器(最易感) 猪—放大器(毒株返强) 羊—贮存器(无症状) FMD的传播 传播:热带地区不易造成间接接触传播,很少发生长距离空气传播;温带地区,相对湿度大于60%时,风速适宜时,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 流动:家畜流动是传播的主要原因;口蹄疫也可以通过农场工作人员、农场设备和在动物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的扩散。 带毒:感染动物康复后28天以后仍然可以在咽部找到病毒。

文档评论(0)

红军1936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