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三十年代小说 一、概况: ( 一 )、30年代小说的总体特征:繁盛一时。 ( 二 )、繁盛的原因: 1.经济-东南沿海局部资本主义化;现代化都市(上海)勃兴;出版业的发达。 2.政治-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加剧,文学直接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增加。 3.读者-城市阅读现代小说的新读者群形成。 ( 三 )、30年代小说的变化 20年代的小说:写实小说与抒情小说。 30年代的小说:左翼小说;京派小说;海派小说。 二、类型 1、左翼小说:主要是一批“左翼小说新人”创作的,分成三个流派式群体:“革命文学”派、“讽刺暴露文学”派、“东北作家群”。 2、京派小说: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国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继续活动于北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北方作家群)所创作的小说。他们的小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 。有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 3、海派小说:是指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的小说流派。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紊乱、变态的心理状态,描写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具有意识流特征。 第一节 “左联”和左翼小说 一、“左联”的特点与左翼小说的特征 1.左联的特点:文学+政治=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2.左翼小说的分类: 社会剖析小说(茅盾、沙汀、吴组缃、叶紫等); 社会讽刺小说(张天翼); 浪漫抒情小说(艾芜、萧红); 二、左联准备期的小说-“革命浪漫蒂克”小说 1.社团: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2.代表作家与作品: ①蒋光慈(1901--1931) ②洪灵菲:《流亡》。 ③华汉(阳翰笙):《地泉》(《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 3.左联准备期小说的特点: “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 “左”倾盲动:盲目歌颂城乡暴动、飞行集会。 “革命+恋爱”的主题:积极影响一代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蒋光慈(1901年~1931年)原名蒋如恒,又名蒋光赤,河南固始人。 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至上海参加社会青年团。1921年5月至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1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新梦》。2月,参加创造社。 1926年,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问世,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哀中国》、 《短裤党》 (1927)。 1928年,与孟超、钱杏邨(阿英)等人成立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主编《太阳月刊》、《拓荒者》等文学刊物。发表的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关于革命文学》。 1929年4月,出版《丽莎的哀怨》,因书中流露出同情白俄贵族妇女,渲染不健康的情绪,曾受到左翼文艺界的尖锐批评。 1930年11月,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完稿,作品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前后农村中尖锐的阶级斗争,是作者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三、左翼小说 1.代表作家和作品: 柔石(1902-1931): 《二月》(萧涧秋、陶岚、文嫂)主题:证明在强大的中国封建主义习惯势力面前,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大时代下知识者的徘徊与倒退。艺术: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深沉的抒情风格。 《为奴隶的母亲》(春宝娘)主题:动人地写出中国普通农妇真实的灵魂和她对自身命运习以为常的深刻悲剧。艺术:朴素、平易、内在的笔力。 丁玲 丁玲(1904-1986)是“五四”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莎菲、凌吉士):莎菲是丁玲早期作品里一系“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通过莎菲的背叛、追求、幻灭、彷徨、矛盾。 艺术:细腻、大胆而又感情饱满的人物复杂心理刻画。是郁达夫所开创的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伤感小说的总结与结束。 他,这生人,我将怎样去形容他的美呢?固然,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比如,当我请问他的名字时,他会用那种我想不到的不急遽的态度递过那只擎有名片的手来。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 我能告诉人吗,我是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在望着那惹人的两个小东西。但我知道在 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准许任我去取得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