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docVIP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1~6题 23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3)杜甫的《春望》中表达诗人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3分) A.而后喻(了解、明白)   彀弓弩,持满(张开) B.父命之(教导、训诲)   往之女家(女儿) C.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 D.贫贱不能移(动摇) 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3分) A.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 C.甚矣,汝之不惠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3分) A.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帝感其诚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何苦而不平 C.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②以备胡 D.①天子且至  ②上至,又不得入 (解析:A.真正,确实诚意;B.使……痛苦愁苦,这里指担心;C.把用来;D.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3分) A.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且焉置土石 B.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C.①投诸渤海之尾  ②甚矣,汝之不惠 D.①其如土石何  ②饿其体肤 (解析:A.怎么,哪里;B.将近况且;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句首语气词,表示反问代词,他的。) 6.近年来,“PM2.5”“雾霾”成为生活热词。小晋同学最近在做一个关于雾霾的调查研究,下面是他在网络上找到的两幅图。请你认真读图,帮他写一个调查结论。(5分) 雾霾关键词搜索指数走势图 关键词(雾霾):1周内用户关注度上升2 230%,媒体关注度上升763% 关键词(PM2.5):1周内用户关注度上升623%,媒体关注度上升1 260% 雾霾污染源占比示意图 【示例】入冬以来,关键词“雾霾”与“PM2.5”搜索量逐渐增加,国民对雾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调查研究表明: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是机动车排放与工业燃煤。 第二部分 (7~21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7~8题。(6分)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 A.“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象征着当时战况的严峻。 C.“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8.“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17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________________ 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孟 子 少 时/诵/其 母 方 织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常常 (2)征于色,发于声 征:征验、表现 (3)何为中止 何:什么 (4)其母引刀裂其织 引:拿起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