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华嵒书法对其绘画的影响探究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与画,历来关系密切,素有“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之说。时称“三绝”的华喦,以一位文人画家的独到审美品味和高雅艺术秉性,将书法的意趣、意态、抒写性的笔墨程式等因素融入其绘画,甚至直接将书法作品结合进绘画作品,营造出清新秀劲、率意疏宕的绘画风格,傲立于名家之林。
关健词:以书入画;华喦;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35-02
关于中国书与画的关系,虽然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从材料上看,它们使用的基本工具如笔、墨、纸、砚等实物形式相同;从技法上看,绘画“六法”中至少“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与书法相通;从美学角度看,书法美学会对绘画美学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借鉴、吸收绘画的观念、技法。所以,“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已普遍成为共识,在历代书画论中关于这一类的看法十分丰富。书与画的融合,自唐代以后,就进入了自觉状态。至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书画用笔同法的观点:“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近代,著名画家李苦禅也曾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深刻地道出了中国书画的内在联系。
华喦是清代“康乾盛世”享有很高声誉,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的艺术大师,是“扬州八怪”中重要的成员。他自幼聪颖善学,“性灵慧,当就傅时,即矢口成吟,涉笔成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仅21岁的华喦迫于生计离开了福建上杭县城东七十里白沙村华家亭(现蛟洋乡华家村),流寓江浙。华喦是一位“全能型”文人画家,在山水、人物、花鸟和书法等各个领域都有涉猎,且成就不菲。特别是他的花鸟画,吸收了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创立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开创了画史上著名的“新罗派”。对晚清及近现代绘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名噪海内三百余年,甚至更加久远。此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与八大的水墨大写意和恽南田的没骨写生,并为清代花鸟画的三大创造性贡献。可见,其艺术成就非常人能及。
华嵒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对他有中肯的评价,在其著作《艺舟双楫》中的“国朝书品”一节中将华嵒的行书列为佳品。何为“佳品”?所谓“佳品”就是指有师承风格的好作品。在《品行纪略》中记载华嵒“书法整整斜斜,别有一种逸气”。当代刘恒著的《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也有相关的阐述:“华嵒的书法潇洒俊逸,小字从容自然似恽寿平;大字则洒脱奔放,奇趣横生。其用笔直入平出而不受法度拘束,而时时以拖长竖脚来打破字距和调整节奏。其总体风格轻松从容,在漫不经意的挥洒过程中往往有出人意表的奇趣和变化,与其‘但能用我法,孰与古人量’的原则相吻合”。通过这些论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华嵒的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很高的,被时人和后世所肯定,“三绝”之说非虚也。
华嵒的艺术语言给人一种平易而又饶有风趣,浅近而并非浅薄,总体让人觉得像行云流水,像风发泉涌的感觉。以他的花鸟画风格为例,既没有八大的沉郁幽冷,石涛的潇洒,郑板桥的清劲峭拔,李复堂的奔放酣畅及金家农的古朴稚拙,也不同于恽南田的清丽淡雅。而是以一种清新秀劲、率意疏宕的风格自立于名家之林。笔底下倾情表现“美”,执着地使这种“美”体现在“真”之中,但又不忘“善”;时出新奇,却不怪异,平易近人。充分体现了他“笔端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的艺术追求。
华嵒的艺术人生是曲折的,流寓杭州后,经过努力完成了由一们民间画手向文人画家的转变。华嵒在绘画上的成就自然与他的书法紧密相关。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书法的笔墨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规定着中国画的本质,甚至引导着中国绘画。中国画以线描为主要的造型手段,书法用笔的刚柔、曲直、顿挫、轻重、迟疾、枯润等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和由此而产生的节奏和韵律美,为中国画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擅长书法的画家,把他们的书法技巧运用到绘画中,极大地丰富画中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所以,中国书法是各类艺术中的领头艺术,也因为中国画中有书法因素的渗透,使得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绘画,形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书法意识强化,以书入画,书画相济,符合普遍的审美规律,成为抒情表现的普遍形式。宗白华先生将中国画的书法美列为一大特点,认为中国画吸收了书法“各种皴法溶解万象超入灵虚妙境”的特点,使中国画具有了一种虚灵空澹、物我浑融的境界美。黄宾虹在其《萧曲鸟图》曾题:“新罗山人画纯以书法参入其间,笔笔如枯藤坠石,遒媚有致。若徒观其神气飞动,犹未得虚空粉碎之妙也。”所以,从华嵒书法艺术对其绘画艺术影响角度进行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