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雨过后,美好依旧。 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人处变不惊。 例 悟 于 心 则 敏 于 言 ——结合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 、看标题,抓住灵魂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这首诗的中心与灵魂,它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诗歌的类型等。阅读时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对理解诗意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2.鉴赏这首诗歌最主要的艺术手法?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虚实结合,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二、懂作者,知人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词写出了自持清高、傲然不屈的梅花, 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虽历尽艰辛, 也不会趋炎附势。 主席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 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全国Ⅱ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全国Ⅱ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官场上政治斗争失意后的落寞苦闷情怀,同时表达出喟叹世态炎凉的心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景象,借凄迷残败的景表达着作者因政治斗争失意而生出的落寞愁绪;第三句直写自家门前车马稀少,几可罗雀的景象,可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第四句以归巢的鸟鸣声中,关上自己家门的动作收束,传达出被隔绝世外的落寞凄凉与抑郁无奈纠葛的情怀。 三、读注释,把握背景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福建卷 绝句 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