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xx 大 桥
xx 施 工 工 艺
编 制:
审 核:
总工程师:
大桥三处xx大桥指挥部
xx
目 录
Ⅰ、概述
Ⅱ、上盘构造
Ⅲ、工艺流程
Ⅳ、总体说明
Ⅴ、施工工艺
上球铰安装
转台施工
底模板及钢筋、预应力孔道、预埋管脚施工
灌注砼
预应力张拉及体系转换
交界墩修建及配套设置
拆除上盘底模板及砂箱
Ⅵ、注意事项
Ⅶ、施工工期安排
xx大桥上盘施工工艺
Ⅰ、概述
上盘是转体结构的核心,上盘设有上球铰、转动平台、交界墩和钢管拱肋等。转体时,通过张拉扣索、背索和上盘纵向预应力筋使钢管拱、交界墩与上盘形成内部相互平衡的整体,用配重调整重心的位置,使重心位于球铰垂直中心线上,所有转体重量均通过上盘转至球铰,由球铰承担,然后用连续牵引千斤顶牵引转动平台,使上盘沿着球铰中心转动,从而实施钢管拱的转体施工。
上盘在施工和转体过程中,支承体系的转换需三次。第一次转台砼施工完成后,通过千斤顶起顶,抽去撑脚垫板,落顶使转台支承于球铰上;第二次为上盘砼施工完成,张拉上盘部分纵向预应力筋使上盘中央向上微拱,上盘大部分重量转移到硬支撑和球铰上,此时上盘顺拱轴线方向呈两点简支状态,垂直拱轴线方向成双悬臂状态;第三次为交界墩施工和钢拱预拼完成,通过张拉扣索、背索、上盘部分纵向预应力筋和设置配重,使上盘、钢管拱、交界墩和配重等全部转体重量转移到球铰上由球铰单独支承,然后进行转体操作。因此,上盘在整个转体过程中受力相当复杂,上盘纵、横、竖三向预应力钢筋密布,背索锚固端也全部设在上盘尾部底面上,同时有交界墩和钢管拱的重量,上盘形成一个多向、立体的受力结构,为转体施工的关键所在,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关系到转体以及整个桥施工的成败。
Ⅱ、上盘构造
上盘横向宽度为26m,纵向长度16.53,厚度6m,球铰部分纵向突出3.5m,球铰中心离突出部位边线5.2m,离交界墩中心7.23m。转台高度0.8m,直径Φ8.4m,转台底面距球铰中心3.5m半径的圆周上等距离布置6个保险腿撑脚,每个撑脚由两根Φ1000×16mm的钢管砼连接而成,与下盘顶面滑道配合,转体施工时使撑脚与滑道表面有3─5mm的间隙,既不影响转体又起到保险作用。
上盘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纵向预应力为48束19-Φ15.24钢绞线,另有4根备用,采用一端分批张拉,张拉端及固定端均采用为STM15─19锚具,张拉后只有第一批张拉的15束压浆,其它束待转体完成后分批拆除。
横向预应力采用13束12-Φ15.24钢绞线和59束4-Φ15.24钢绞线。12-Φ15.24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锚具为STM15─12锚具;4-Φ15.24钢绞线采用单端交错张拉,张拉端锚具为STM15─4锚具,固定端为STM15P─4锚具。张拉后及时封锚压浆。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Φ32冷拉Ⅳ级精轧螺纹钢筋,轧丝锚。每个上盘有680根竖向力筋,每根长度为6.10m,采用无粘结套管体系,在上盘顶面单端张拉。
上盘工程量见“上盘工程数量表”。
上盘工程数量表(全桥)
项 目
规 格
数量
重量
锚 具
备 注
张拉端
锚固端
纵向
19-Φ15.24mm
96束
42t
STM系列锚96套
STM系列锚96套
横向
12-Φ15.24mm
26束
22t
STM系列锚26套
STM系列锚26套
预应力
4-Φ15.24mm
118束
STM系列锚118套
P锚26*12=178套
竖向
Φ32Ⅳ级冷拉钢筋
1360根
52.35t
轧丝锚
转台
C58
98m3
砼
撑脚
C48微膨胀砼
22m3
上盘
C48
4100m3
钢 筋
上球铰
Ⅰ、Ⅱ级
6030kg
上盘
Φ25、20、16、12
109962kg
Ⅲ、施工工艺流程
下盘砼施工及滑道打磨
球铰四氟片及上球铰安装
转台施工及球铰试运转→测定球铰摩擦系数
上盘底模、钢筋、预应力孔道、冷却水管、拱脚定位支架施工
上盘第一次砼侧模板安装
上盘第一次砼灌注 砼养护、凿毛
钢筋、预应力孔道、冷却水管、拱脚定位支架及第二次砼侧模施工
第二次砼灌注 砼养护、凿毛
钢筋、预应力孔道、冷却水管及第三次砼侧模施工
第三次砼灌注 砼养护
横、竖向力筋张拉及压浆
第一批纵向力筋张拉、体系转换
交界墩修建
第二批纵向力筋张拉、配重设置
拆除上盘底模及砂箱
Ⅳ、施工总体说明
由于上盘砼数量大,钢筋密集,预应力孔道多及预埋件数量大,上盘砼分四次灌注,以利于砼的灌注、上球铰的定位及试运转与摩擦系数的测定、拱脚定位支架和钢管预埋段的安装、预埋件和预应力孔道的布置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