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VIP

湖南省衡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由此可知,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 A. 安边境 B. 尽地利 C. 稳秩序 D. 抑商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可知,古先圣王倡导“先务於农”主要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先务於农”,民心纯朴,利于国内稳定,并非说明“先务於农”是安边境的措施,排除A;尽地利不是统治者主张“先务於农”的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抑制商业,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联系所学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目的分析解答。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开宝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 记述 出处 “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后)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 《涑水记闻》 “上(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赵光义)遂继皇帝位。” 《宋史本纪第四》 “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炅)自立” 《辽史本纪第八》 A. 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 B. 使者与晋王赵光义合谋政变 C. 赵匡胤主动传皇位给赵光义 D. 赵匡胤之子才德不济难继大统 【答案】A 【解析】 结合材料“太祖川传位晋王、太宗即位、帝(赵光义)随继皇帝位、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炅)自立……”可知,四则材料均涉及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故A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不是四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信息,排除;D项材料无体现,排除。 3.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设置专门场所以供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居住,并用“归正”、“慕义”等词为其居所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恢复和发展 B.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C. 彰显民族政策开明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在都城洛阳设置专门场所以供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居住,并用‘归正’、‘慕义’等词为其居所定名”可以看出,“归正”、“慕义”符合北魏笼络汉人的心理,目的是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治文化,不涉及经济、民族政策,排除AC两项;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4.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因粮食丰裕,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民谚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动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 D. 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变化,反映了粮食生产中心由苏湖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故A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 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B. 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 符合了当时的国情 D. 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中可以看出,材料主张在封建主义势力依然强大的情况下,“中体西用”思想是较好的改革方案,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与中体西用的影响不相符合,近代中国正确的救国方案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他的救国实践都失败了;B项与中体西用的内容不相符合. 6.在鸦片战争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 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 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外国势力介入中国事务的程度愈深,“买办”的影响力愈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突出反映”的要求,排除;材料现象与民族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