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53010.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急性白血病与易栓症 * 二、PNH与易栓症 * 三、其他恶性肿瘤与易栓症 * 四、化疗与易栓症 * 五、PICC与易栓症 * 1 2 3 4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中医药对易栓症的认识与治疗 *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 一、病机分析 * 二、临床表现 * 三、临床治疗 * 四、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 瘀血证常用治疗方剂 * 活血化瘀中药现代药理机制 * 五、活血化瘀药 * 临症体会 1、破血消徵药物 水蛭、穿山甲、全虫、三菱、莪术等破血消徵药物,为血栓栓塞症常用之品,用量大,见效快,须辨证准确,以使药力迅速到达有效剂量,解除病痛。 常用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及预防脾梗塞。 * 临症体会 * 临症体会 * 临症体会 * 结语 Thank You! * * - * k * - * k * 血液科 血液科 血液科 获得性易栓症的认识 及中医治疗 史哲新 * 易栓症定义 * 易栓症分类 * 抗凝血酶-Ⅲ缺乏 蛋白C缺乏 蛋白S缺乏 活化的蛋白C抵抗 肝素辅因子-Ⅱ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溶酶原缺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遗传性易栓症 *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年龄增加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易栓疾病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状态 * 易栓症临床表现 * 诊断 * 易栓症治疗 * 静脉壁损伤 静脉血流滞缓 血液高凝状态 化学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 感染性损伤 手术麻醉 久卧 获得性易栓症 (获得性高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恶性肿瘤(含血液系统肿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 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严重呼吸疾病 炎性肠病 年龄增加 血栓形成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手术和创伤 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长时间制动(瘫痪、久卧) 妊娠和产褥期 肿瘤放、化疗 中心静脉插管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易栓疾病 获得性易栓症(获得性高凝状态) 易栓状态 * * 获得性易栓症 (acquired thrombophilia, AT) * 1 2 3 4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及易栓状态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及治疗 * 1 2 3 4 常见凝血分子标志物异常 常见的AT影响因素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易栓疾病 中医对易栓症的认识 * 1、年龄 年龄是最大的AT危险因素,老年人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比儿童高近千倍。 可能的原因包括老年人活动减少、肌张力减低、慢性病增多、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年龄是最大的AT危险因素,老年人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比儿童高近千倍。 可能的原因包括老年人活动减少、肌张力减低、慢性病增多、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3%~18%。 恶性肿瘤引起静脉血栓的机制为多方面,包括肿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肿瘤机械性阻塞静脉、患病后活动减少、手术、放化疗等。 * 3、凝血因子处于高水平状态 高水平的凝血酶原、Ⅷ、Ⅸ、Ⅺ以及高水平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凝血因子高水平的人群(占普通人群的10%),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2~3倍。 * 4、长时间制动 在瘫痪、久病和术后卧床、管形石膏、长距离司乘旅行等情况下,由于通过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流淤滞易发生静脉血栓。 * 5、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狼疮型抗凝物和抗心磷脂抗体,是引起AT的最常见原因。 抗磷脂抗体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30%~40%。血栓既可发生于动脉也可发生于静脉,但以静脉为主,占70%左右。 在一些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针对蛋白C、S(PC、PS)或凝血酶调节蛋白等抗凝蛋白的抗体,抗磷脂抗体还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活性、凝血或抗凝血机制和血管内皮功能而诱发血栓形成。 * 6、手术和创伤 不同类型的手术血栓发生率有很大差异,髋关节和膝关节矫形术的血栓发生率为30%~50%,腹部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