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专题知识宣教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D适应症 IIA 类 (一级预防) 1.心肌梗塞1个月或冠脉重建术3个月后,伴有左室射血分数(LV)30%患者(B) MADIT-II SCD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 MADIT MUSTT MADIT-II SCD-HeFT COMPANION DEFINITE 与心肌梗塞后高危患者有关的试验 与心衰高危患者有关的试验 MADIT-II试验 入选病人1200例 入选标准 AMI4周, 心功能不全,LVEF30%, 患者无室性心动过速病史。 试验方法 试验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无抗心律失常药 另一组为ICD治疗组。 观察ICD与对照组二者的总死亡率。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0.78 0.69 0.69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P=0.007 Kaplan-Meier Survival by Treatment Group MADIT-II试验结果 总死亡率减少 31%。 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ACC/AHA/HRS 2008年 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I类 非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室速所致的心脏骤停(证据水平:A)。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证据水平:B)。 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有血流动力学显著临床表现的持续室速或室颤(证据水平:B)。 ACC/AHA/HRS 2008年 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4 心肌梗死所致LVEF35%,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NYHA 心功能II或III级(证据水平:A)。 NYHA心功能 II或III级,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证据水平:B)。 心肌梗死所致LVEF30%,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NYHA 心功能I 级(证据水平:A)。 心肌梗死所致非持续室速,LVEF40%且心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证据水平:B)。 心脏骤停 心梗后 晕厥 持续室速 ① ② ③ ④ 心衰 ⑤ 全球ICD植入数量 : 1980 - 现在 每年全球ICD植入量 1980 首例人体植入 1985 ICD通过FDA 1989 经静脉电极 双向除颤波形 1993 体积缩小 1996 激素电极 MADIT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E 1999 MUSTT AT 治疗 1997/98 体积缩小 AVID CASH CIDS 1988 分层次治疗 美国ICD在猝死一级预防的应用 78%的患者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措施, 2/3的患者患有冠心病, 平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28%, 82%的患者为NYHA分级II-III级 国内31家医院ICD应用适应症分析(2005~2006) 作为十五公关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研究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效果,全国31家能独立开展ICD植入的大医疗中心参加。 符合2002ACC/AHA/NASPE的ICD植入I类和IIa类适应证植入ICD患者的适应证。 2005~2006年在全国31家大型医院 共为142例猝死高危患者植入ICD。 华伟,张澍,王方正等,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0,2 31家医院ICD应用适应症分析 符合2002ACC/AHA/NASPE 的ICD植入I类适应证的患者 121例(85.2%), 符合IIa类适应证的患者(LVEF30%) 仅为15例(10.6%)。 国内ICD植入量 1996-2001年,全国共植入208台ICD 2002-2005年,全国共植入593台ICD 从1996年国内首次植入经静脉ICD至2005年,全国共植入801台ICD。 ICD年植入量 ICD国内应用 价格因素 医疗保险 许多医生认识不足, ICD 基本用于SCD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尚未启动 直击猝死 他们的猝然离世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心心脏性猝死! 房室间 左-右心室 室内 心脏电--机械不同步 CRT治疗的理论基础 2008年 ACC/AHA/HRS适应证(I类) 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III级或IV 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LVEF≤35% QRS时限≥120ms 窦性心律者 患者的选择 CRT 改善左右心室 同步性 改善房室 同步性 改善左心室内 同步性 Yu C-M, Chau E, Sanderson J,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5:438-445 Righ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