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状半月板 Discoid Meniscus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 大呈盘状而得名。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主要有两大学说:即 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学说是由SMILLIE提出他认为胚胎期间胫股之间被一 完整软骨板间隔,随着交叉韧带发育,软骨板中心吸收形成 内外侧软骨板,半月板中央部分受股骨髁压迫,出生后逐渐 发育形成半月形,如果受某种因素影响,中央部分未吸收或 吸收不全。则呈不同程度的盘状半月板,SMILLIE大体上将 盘状半月板分为3型。原始型、中间型和幼儿型。 后天学说由KAPLAN提出的,他认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后角 附着点,由半月板股骨韧带固定,半月板长期受膝关节异常 运动和研磨的影响增生肥厚,成为盘状。 * 半月板发育的变异 外侧半月板发育过程中的变异比内侧多。 Smilie在1300例半月板切除患者中,发现盘状软骨29例,并由此提出盘状软骨系胚胎时期半月板发生的一个必由阶段,只不过出生后未能适应性地改变为半月板而遗留所致。其实这种观点从根本上缺乏理论支持。多个研究组的研究结论表明:外侧半月板尽管在发生发育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的变化,但是在任何阶段均未显示有盘状的结构。 * 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表明:盘状软骨的发生绝对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病理性形态,并且可能与力学因素有关。Clark和Ogden的解剖学研究发现:盘状软骨的发生可能系缺少半月板股骨连系引发半月板不稳定所致。这种部稳定即使在非常轻微的情况下,也可造成其中央部最终为半月板组织所填充,从而形成盘状软骨。 * 盘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半月板的一种异常表现,我国盘状半月 板的发生率高于国外,达到 3% - 5% ,盘状半月板较正常半月 板容易发生损伤,国外文献报道,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的发生 率为 38% - 88% ,国内报道的发生率较高 ,达到 92. 3% 和 10 0% ,临床对盘状半月板的手术治疗有赖于半月板的形态和损 伤范围 ,而盘状半月板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易观察 的水平撕裂 ,因此 ,对盘状半月板的损伤评估对于临床采取适 当的术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 盘状半月板损伤 (1)正常半月板具有卷曲、收缩的变形能力,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出现适应性微动,而盘状半月板其肥厚的部分缺乏韧带的制导,便不能随股骨髁的运动而相应形变,产生应力集中,滑液敷布不均;同时,外侧盘状半月板常常合并膝关节骨性及肌肉、韧带等的异常改变,导致了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临床发病。(2)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盘状半月板与正常半月板有较大的差异。盘状半月板失去正常半月板径向和环形纤维的规则排列,更没有纵向排列的纤维,其纤维的排列杂乱无序,同时内部有许多均质的胶原结构。因此盘状半月板不能很好地完成负荷的传递和转化,承受负荷尤其是在膝关节运动不协调时半月板易撕裂。(3)半月板损伤与年龄及外伤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半月板的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微小外力也可致半月板损伤。(4)任何运动引起突发性的膝关节外、内翻,过伸、过屈,旋转这3个致伤因素共同作用,使半月板受瞬时的巨大牵拉及张力作用而受到损伤,特别是中央部分,由于半月板活动减少,易受股胫之间冲压及周围牵拉而受损。 * Watanabe分型 完全型:中间较薄的盘状半月板覆盖于胫骨平台上 1 不完全型:新月形的盘状半月板部分覆盖于胫骨平台上 2 Wrisberg韧带型:胫后结构的缺陷,导致半月板移动性增加 3 * Hall分型 Ⅴ型:顿挫型,介于正常与板状之间。 Ⅳ型:不对称前角形,半月板前角异常增大。 Ⅲ型:楔形,外形和正常半月板相似,但大于正常者。 Ⅱ型:双凹型,为板状中心变薄的双凹盘型。 Ⅰ型:板状型,半月板均匀增厚,上下缘平行成板状。 Ⅵ型:以上各型伴撕裂。 * 盘状半月板形态分为楔形和厚板形,前者半月板的游离缘渐变薄,后者半月板的游离缘和囊缘的厚度相近。 * X线:对于盘状半月板的诊断 ,传统 X线平片对其诊断率很 低 ,主要依靠如股骨外髁变扁平、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腓 骨头高位等间接表现来诊断。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MRI:具有软组织对比好 ,检查无创及任意方位成像等优点 , 能清楚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其内部信号的变化 ,成 为诊断盘状半月板及其撕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关节镜:作为盘状半月板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 * 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主要依据   1、矢状面上层厚 4~5mm连续扫描 ,有 3 层或 3 层以上层 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 ; 2、 冠状面上 ,半月板体部的中间层面即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 宽度大于 15mm或板/台比值大于 20 %,即冠状位半月板最小 横径与胫骨平台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