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控制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细菌感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28年Flemming发现了青霉素,1941用于临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了抗生素时代。抗生素这一“神奇的药物”曾使人类有效控制了许多可怕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细菌感染并不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减少,而是出现了更多的细菌感染;更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变得愈加难以对付,成为人类健康事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甚至还有的菌株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既离开该抗生素则不能生长。 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的抵抗力。耐药性的程度依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一﹑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从遗传学的角度,细菌耐药性可分为: (一) 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 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病原菌因各种不同原因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由原来敏感变为不敏感),致使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 是指细菌同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或结构完全各异)的抗菌药物具有耐性。 交叉耐药性:(cross resistance) 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二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 1.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由抗生素敏感基因突变为耐药性基因以单一耐药性为主。 2.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特点:可从宿主菌检出R质粒;以多重耐药性常见;因质粒丢失成为敏感菌株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也就是染色体或质粒上基因表达的过程。 一﹑钝化酶的产生 耐药菌通过合成某种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一) ?-内酰胺酶 (?-lactamase) 对青霉素和头孢酶素类耐药的菌株产生该酶。 (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aminoglycoside modified enzymes)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质粒介导的耐药机理是耐药性菌株产生磷酸转移酶,使该类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等羟基磷酸化,而将抗菌药物钝化酶失活。 (三)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 transerase) 由质粒编码的该酶使氯霉素乙酰化而失去活性。 (四) 甲基化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耐药性质粒编码产生一种甲基化酶 ,可使50S亚基中的23SrRNA上的嘌呤甲基化,而产生对红霉素的耐药性。 二 药物作用的靶部位发生改变 细菌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的作用靶位 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alterationoftargetsite),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或亲和力下降,失去杀菌作,但细菌的生理功能正常。 (一)核糖体 核糖体30S亚基S12蛋白发生构象变化,链霉素失去结合受体而不能发挥抑菌作用。肺炎链球菌能产生甲基化酶,使23SrRNA上的一个关 键性的腺瞟呤残基甲基化,使大环内醋类抗生 素与靶位即核糖体5OS亚基结合力下降而导致耐药。 (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作用靶位PBP结合后,可干扰肽聚糖的正常合成,导致细菌死亡。但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如淋病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能改变其PBP的结构,使之与?-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而导致耐药。肺炎链球菌不产生?-内酰胺酶,PBP发生改变在耐药性形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二氢叶酸代谢酶 甲氧苄啶(TMP)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Mr21000)而杀菌,但耐药菌能产生大量的功能相同的新蛋白(Mr21000),不被TMP抑制。细菌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构型,与磺胶药的亲和力下降100倍,敏感菌转为耐药菌。 三 药物积累不足 (一) 减少药物吸收(reduced drug uptake) 由于细胞壁的有效屏障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阻止药物吸收,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菌体内发挥作用。例如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