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记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应在通风厨中进行, 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 (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
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 用水冲净然后用稀 NaHCO 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 .
.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处,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蒸发——适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液体温度
局部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
.
(2)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水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上石棉网上。
3.蒸馏——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 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
汽,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难挥发或不挥发的
杂质除去。
实验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
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加热前需垫石棉网。
4.萃取——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
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实验仪器: 分液漏斗 ,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步骤:①装液②振荡③静置④分液
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查漏的方法:在分液漏
. .
.
斗中注入少量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瓶
塞旋转 180 °,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振荡过程中要不断放气,防止内部气压过大将活塞顶开。
(3)分液时活塞和凹槽要对齐,目的是保证内外气压相通,以使
液体顺利流下。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 ,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4)萃取剂选择的三个条件: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中要大
③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发生反应。
三. Cl -和 SO42- 离子是如何检验的?
1. Cl -检验方法: 先加稀 HNO 3,后加 AgNO 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
液中含有 Cl - 。加稀 HNO 3 的目的排除 CO 32 -的干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
- +Ag + =AgCl ↓。
2.SO42- 检验方法: 先加稀 HCl ,后加 BaCl 2 (或 Ba(NO 3)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 SO4 2-。加稀 HCl 的目的排除 CO 3 2- 、SO32 - 和 Ag + 的干扰。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4 2- + Ba 2+ = BaSO 4↓
四.物质溶解性口诀是什么?
碱: K、 Na 、Ba 溶, Ca 微溶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溶
氯化物: AgCl 不溶
. .
.
硫酸盐: BaSO 4 不溶, CaSO 4 和 Ag 2 SO4 微溶
碳酸盐: NH 4 +、K、Na 溶, Mg 微溶
在水中不存在: AgOH ,Fe2(CO 3) 3, Al 2(CO 3) 3, CuCO 3
五.除杂有哪些原则?
1.除杂原则:
不增(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不减(尽量不损耗样品)
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或气体)
复原(除去各种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 ,而应是“过量” ;但过量
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六.粗盐提纯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是什么?
1.BaCl 2
→ NaOH → NaCO2 3
→ HCl
2.BaCl 2
→ Na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江西赣州南康赣商村镇银行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_CMEAS 030-2024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规范.pdf
-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全册表格式(精品).doc VIP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参考答案.docx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前厅服务与管理前厅销售课件.pptx VIP
- 货架验收标准.docx VIP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必考题.docx VIP
- 新22N1 供暖工程图集 .docx VIP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