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中国员工: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pptx

Uber中国员工: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滴滴收购Uber中国,牵动了Uber中国近800名员工的心。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加盟滴滴或者自愿离职。加盟滴滴的,将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股票价值的合并现金奖励,即刻离职的,可获得3个月月薪+3个月股票奖励。只从离职补偿的角度看,Uber是十分厚;道的。但联想到这曾是一家充满理想主义光环、吸引无数年轻人为之奋斗的企业,只谈钱似乎弥补不了员工们情感上的挫败感。在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消息宣布后,网易科技采访了Uber中国区的三位(前、现)员工,他们分别从自身角度讲述了对Uber的印象和与Uber的故事。因为;Uber员工已经接到禁止接受媒体采访的指示,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我们在文中均采用了化名。“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网易科技记者联系;上A时,他正在去往上海的动车上,与他同行的还有十几位同事。在过去一年里,这十几个人并肩作战,为Uber中国每周4000万订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他们仍然站在一起,但不再激情迸发,沉默和担忧主宰着眼前的氛围,彼此都在等待到达上海的那一刻。“华中区所有员工都要;前往上海开会。”A说,他隐约知道,开会要探讨的会是这支团队的下一步去留和补偿问题。除此之外,关于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他们知道的和;别人一样多。8月1日上午,A听到了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的消息,当时团队成员觉得“没那么严重”,他们甚至幻想——“如果保留独立运营还;能接受”。但下午6点,Uber创始人TK在北京召开远程视频会议,会上说明了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细节。“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将有可;能和身边的同事分开。选择权交给我们:要么成为滴滴员工,要么各奔东西。”和众多其他同事一样,A也在第一时间发朋友圈表达了对Uber这家;企业的感情:“Keep Calm and Uber on”,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么热爱过一家公司。”A所在的城市团队有十几位全职员工;,大家相互拥抱,合影留念,A当时心里想的是——“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找到像Uber一样的公司。”A加入Uber不久,但自我感觉融入团队;非常快,他对Uber中国的印象是:“小团队作风,跨国协作,文化非常好”。但留恋毫无用处,现在是道别的时刻。Uber???国8月1日晚间召;开的全体员工会议,宣布合并后员工可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可归属的股票价值的合并完成现金奖励(Close Bonus)。“如果不出;意外,入职滴滴是迟早的事,毕竟股票激励要在入职滴滴一个月后才生效。但能待多久不敢说。”A表示,自己身边有一些员工不会去滴滴,在彻底离;职的选择之外,还可以申请去Uber海外,不过能做这样选择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谈及此前滴滴与Uber中国的竞争,A感慨:每天都是一场战斗;。当然,“如果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那我们每天做的事也就没有那么多激情”。他格外强调——Uber中国员工,从来没觉得自己输给过滴滴。“;Uber中国本来可以有更大作为”对B来说,Uber已成往事,现在他就职于另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昨日,看到自己的朋友圈被前同事刷屏后,他;的脑海中还是闪过了很多情绪,其中最多的是“惋惜”。B在2015年年中加入Uber中国。加入之前,Uber给他的印象是两个字——“牛X;”。“Uber是全球新经济的代表,头顶共享经济光环,TK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生活中我们身边每天还流传着Uber各种高逼格的营销创意。”;这些都让B对这家公司心生向往。B加入Uber时,其中国业务一共只有不到200人,而现在,Uber中国的团队将近800人。扩张非常快,;Uber中国原计划今年年底前要开到100个城市,但在接近70个的时候,这一计划被突如其来的合并搁浅了。“Uber的人员构成,差不多是;城市小分队模式,内部管理超级扁平化。”B介绍,“老板其实不太管,内部谁都不比谁大,谁都不比谁小,都是一帮孩子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作为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Uber的招人标准也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用B的话说,在Uber的团队里,“什么人都有”。有曾经的创业者,有曾;经的银行职员,还有曾经是卖酒的,就连Uber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此前都只是一位律师。这些人聚在Uber,因为觉得这里“有机会改变世界;”,“放在别的公司,这听起来像是扯淡。”B说。驱动Uber员工奋斗的不只是梦想,Uber中国的员工全员都有股票或期权,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家公司的主人。虽然这支团队此前的从业经历与出行平台并不沾边,但在主人意识的驱使下,最终凝聚出来的力量却十分惊人。“优步精神”,;B说,这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但存在于每个Uber人的心中。在B眼里,Uber中国的团队一直不比滴滴差。虽然很多第三方数据喜欢拿市场份;额来谈Uber中国和滴滴的差距,但在B看来,Uber中国只开了几十家城市,而滴滴却开了300家城市,“在很多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