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讲稿基层医生培训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验讲稿基层医生培训;一、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二、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三、尿液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四、大便、白带、前列腺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五、血糖检验的临床意义 六、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 七、肾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 八、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 九、两对半和定量HBV-DNA检验的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血液的功能 ;血液的组成;;传统的(手工法)血常规报告项目;;;;;;;仪器法三分类和五分类报告的区别;血常规检验标本采集 ;白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常见 1)年龄:新生儿白细胞较高,青春期后与成人基本相同。 2)日间变化: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运动、疼痛和情绪变化、一般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增高。而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可使白细胞短时间内显著增高。 3)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白细胞常增多,常波动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 2、 病理性增多常见 1)急性感染 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但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仅见分叶核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大于10 * 109/L,并伴有轻度核左移;严重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 *109/L以上,且伴有明显的核左移。 2)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如在较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 *109/ L以上;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白细胞数明显增高;急性溶血反应时,白细胞也增多。; 3)急性大出血 在肝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 4)急性中毒:安眠药、敌敌畏、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 5)肿瘤:最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其次可见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且可有明显的核左移现象,呈类白细胞反应。; 3、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 1)某些感染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2)某些血液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白细胞可低于10*109/L。 3)理化损伤 电离辐射(如X线)、长期服用氯霉素、抗肿瘤药后。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脾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门脉性肝硬化等。 ;4、嗜酸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2、病理变化 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a、过敏反应性疾病 b、寄生虫病 c、某些皮肤病 d、血液病 e、某些肿瘤:何杰金病、肺癌、宫颈癌 f、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g、某些内分泌疾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a、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 b、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嗜 酸性粒细胞常减少。;5、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增高: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结核病恢复期。 6、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 增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增高 7、嗜碱性细胞的临床意义 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似,参与过敏反应。;8、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生成障碍、消耗过多、分布异常、先天性减少 (2)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反应性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