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墙体和基础 在一幢民用建筑中,墙的造价约为总造价的30-50%,墙的重量约为总重量的40-65%。所以,在确定墙体材料和构造方法时,应全面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地下那部分承重结构,即地面以下,地基以上的那部分建筑构造。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注意:地基与基础是不同的。 一、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体的类型 按受力情况分类的墙体名称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横墙承重 结构布置——梁、板、墙、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承重墙的布置方式有以下三种: 1、横墙承重:在横墙承重的房屋中,楼板、屋面板是沿着建筑物纵向布置的,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的,荷载由横墙承受,纵墙只起围护、分隔作用,而不承重。 横墙承重的优点: ①建筑物整体性好; ②空间刚度大; ③对抵抗风力、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比较有利; 横墙承重这种形式仅适用于向住宅、宿舍这类开间不大且重复排列的房间中。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纵墙承重 2、纵墙承重 纵墙承重时,楼板、屋面板的布置方式有二种: (1)楼板,屋面板沿建筑物横向布置,两端搁置在纵墙上。 (2)在纵墙之间先架设大梁,再将楼板,屋面板沿建筑物的纵向搁在大梁上。 纵墙承重特点: ①房间平面布置灵活; ②由于所设置的横墙较少,其横向刚度较差 ③由于纵向内墙少,所以用材少,节省投资。 ④由于纵墙承重,在纵墙上开窗设门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室内通风也会受到影响。 纵墙承重适用于像教学楼、办公室等房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墙体位置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纵横墙承重 3、纵横墙承重 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置称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墙承重的优点:该方案房间布置较灵活,建筑物的刚度亦较好。其缺点是楼板、屋面板的类型较多,而且铺设方向不一,施工比较麻烦,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材料消耗可能比横墙承重时还要多。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横向、纵向尺寸的要求都较大的,房间变化较多(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建筑中,如医院这类的建筑中。 (二)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4、部分框架或内部框架承重 在结构设计中,有时采用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共同承受楼板和屋顶的荷载。这时梁一端搁在墙上,另一端搁在柱上。这种结构称为部分框架或内部框架承重方案。 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内需设置较大空间的情况,如多层住在的底层商店、商场等。 (三)墙体的设计要求 根据墙体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墙体构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构件承受荷载的能力。砖墙的强度是它的抗压强度,取决于砖和砂浆的材料强度等级。保证稳定性的措施:控制墙、柱的高厚比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1.提高外墙保温能力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空气渗透 满足防火要求 满足隔声要求 合理选择墙体材料和构造方式 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二、 砖墙的构造 包括砖和砂浆两种材料 砖 材料: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 形状: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等。 普通实心砖规格:240mm×115mm×53mm。以灰缝10mm进行组合,其长:宽:厚=4:2:1 (图3.1) 成分:Fe2O3 、Fe3O4 砖的标号: MU30、MU25、 MU20、MU15、 MU10、MU7.5、MU5 。 为适应建筑模数及节能的要求等,近年来开发了许多砖型,如空心砖、多孔砖等(图3.2)。 砂浆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 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砌墙时错缝的基本方法是将丁砌和顺砌交替砌筑。 实心砖墙 实心砖墙多为普通粘土砖砌成的,其厚度多为半砖厚度的倍数,厚度除应满足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及防火等功能方面的要求外,还应与砖的规格尺寸相配合(图3.4)。 常见的厚度有:见表 厚度(115N+(N-1)*10)(N为半砖数) (三)墙体细部构造 砖墙体细部构造包括墙脚(墙身防潮、勒脚、散水和明沟)、窗台、门窗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等(图3.9)。 墙脚是指基础以上,室内地面一下的那部分墙身。(1) 墙身防潮 墙身防潮: 在墙脚铺设防潮层,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使建筑物墙身受潮,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墙身防潮层:应在所有的内外墙中连续设置,且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两种 防潮层的位置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设在垫层厚度中间位置,一般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