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旅游美学(谢春山).ppt

  1. 1、本文档共2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一、 一张一弛 二、 有缓有急 三、 快慢相宜 四、 音调和谐 五、 适时停顿 第四节 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 一、培养自我审美意识 1、仪表美:穿着得体;体态、服饰、发型和谐 统一、相互映衬、符合大众的审美 习惯 2、风度美:观察、体味他人的优雅姿态,模仿 演练,形成个性化、自然化 3、心灵美:人道主义精神与助人为乐的情操 二、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 1、搞清旅游者的主要审美趋向,有针对性地准备 2、选择观赏重点 3、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化景物为情思” 四、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 运用和把握旅游观赏的方法与节奏 ①了解景观的周围环境、内部结构、文化内容、美的 形态 ②多读一些美学书籍,掌握快感论、主观论、客观论 无功利论、经验论、移情论、距离论、表现论、异 质同构论、美感积淀论、主客观统一论等美学论说 的基本概念 ③多读山水诗与游记散文,实地考察,分析景观的审 美特质,描述主体的审美心理 ④掌握一定的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把握好观赏节 奏 五、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①提高审美鉴赏力,把“死”的景物化为“活”的审美 对象; ②认清自身与景观对象的相互关系:观赏者与介 绍者双重身份; ③明确自身与旅游者的相互关系:观赏对象,审 美信息传递者,旅游行为的协调 ④尊重旅游者的审美判断力 第十章 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第一节 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 一、形体 二、服饰 1、多样统一的原则 2、和谐的原则:与环境协调,在风格上和谐或互补,中餐厅是中餐厅,西餐厅是西餐厅,不能混同;色彩要平衡,中性色,创造沉稳柔和、明洁悠然的美感。一般说来,色彩上前厅华贵庄重、餐厅清洁明快、客房柔和安静、舞厅热烈活泼、酒吧优雅沉稳。 3、含蓄美的原则 4、整洁美的原则 审美感知具有直觉的因素,一种类似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但它不是纯然本能意义上的直觉,而是社会意义上和审美意义上的直觉,积淀和凝结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集体无意识”,并以感性和直观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审美活动。 审美感知的特征: ①审美感知试图借助物我的异质同构关系使 主体情感得以表现和陶冶 ②具有综合性 二、想象因素——为美感提供了载体 想象是审美感受的枢纽 初级形式:接近联想,类比联想 高级形式: ①知觉想象,观赏者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形象在外物上的一种投射或折射,不能完全脱离开眼前的具有感性形象的事物,常常是面对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和优秀感人的艺术作品而展开的。 创造性想象,脱离眼前的事物创造出的一种崭新的形象。旅游者从诗情画意的视界出发,依据个人的审美情趣与理想,在静观默照周围的景观是以因借、取舍、或重新组合等方式在自己的心胸或脑海中另行创造的新的图景,或观赏这在客观景色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只有自己的内眼才能看到的新景象 ② 三、审美情感因素——为美感增添了动力 这里的情感主要指知觉情感,其表现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情绪反应,是伴随着知觉活动直接产生的。西方经验派美学家称之为知觉对象的“第三性质”或情感性质,在美学中称为表现性,即情感表现性。但究竟表现了事物自身还是观赏主体的情感,美学界一直在争论,一般有三种主张: ①移情说 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在联想主义对事物所作的联想解释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联想说认为事物的运动性与情感表现形式主体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和联想出来的。树的呻吟,风的发怒与花的溅泪只有人通过它们的形态联想到人的呻吟、发怒与溅泪时,它们才有了人的情感性质。但这种主观联想说只能勉强解释一些再现现象,而不能解释抽象艺术。于是立普斯提出了“移情说”。 同联想是一种被动的感知不同,移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透射,是主体暂时抛开实用和功利的目的,把自己的人格和情感投射和灌注到对像中,与其回环振荡、融为一体的心理过程。在这种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状态中,人把自己感入对象中,借此将原本隐含在心灵里的情感志趣,外射到对象中使其得以寄托和表现,是对象化为客观的自我。此时“自我和对象的对立消失了,或者说,并不曾存在”,美感就好像是对一种对象的欣赏,实质上是对自己的欣赏。 移情说抓住了知觉情感的能动特征,比联想说前进了一步,但是,却过分强调了主体的情感能动作用,忽视了对外部事物的客观结构的分析,也未能指出外物结构在主体心灵中究竟具有哪些具体功能,因此,它对情感表现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客观性质说 ③异质同构说 以格式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为代表。他认为人的情感实际上是各种心理要素充分活动之后达到的一种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力的结构。人在观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