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核心推荐五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关键推荐】 【关键事实】 我国居民油盐摄入量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糖的摄入量持续升高,成为我国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高盐(钠)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和胃癌的发生风险。 油脂摄入量过多可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当糖摄入量<10%能量(约50g)时,龋齿的发生率下降;当添加糖摄入量<5%能量(约25g)时,龋齿发病率显著下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龋齿和肥胖的发病风险。 过量饮酒可增加肝损伤、直肠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及胎儿酒精综合征等的发生风险。 中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及其来源 中国居民食用油摄入量 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植物油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植物油又各具特点,如橄榄油、茶油、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胡麻油(亚麻籽油)中富含a-亚麻酸。因此应当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减少动物油的用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核心推荐六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关键推荐】 新食尚: 包涵勤俭节约、平衡膳食、饮食卫生、在家吃饭等我国优良饮食文化的内容。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宣贯 什么是膳食模式、平衡膳食模式? 平衡膳食模式是DG修订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资源和饮食特点所设计的理想膳食模式。这个模式所推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能量水平的健康人群的营养与健康需要。 膳食模式是指膳食(如一日三餐)中各类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所占比例。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Nutrients)种类 蛋白质 Protein 脂类 Fat 碳水化物 Carbohydrate 矿物质 Mineral 维生素 Vitamin 水 Water 膳食纤维素 Dietary Fiber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生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 1968年:瑞典第一次提出了膳食指南。 二十世纪70-80年代:其他国家也提出了本国的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的发展 中国:1989年提出我国第一个膳食指南, 1997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2007年第三次修订, 2016年第四次修订。 2016年5月13日上午10时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发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核心推荐一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每天摄取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g~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150g,薯类50g-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理想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关键推荐】 【关键事实】 ◆ 食物多样是实践平衡膳食的关键,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 谷类食物是人体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全谷物、薯类和杂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远低于精制米面。 ◆ 全谷物可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 增加薯类的摄入可改善便秘。 Page ? * 2010-2012年居民谷薯杂豆类食物对总膳食营养素的贡献率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1982-2012中国城乡谷薯类食物摄入量变化 谷类摄入量 薯类摄入量 中国城乡主要食物能量构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核心推荐二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关键推荐】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累计150分钟以上; 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1 2 3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4 运动有利于全身健康,维持健康体重取决于机体的能量平衡。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指标之一,体重过低和过高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增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久坐不动会增加全因死亡率风险,是独立危险因素。 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低体重和肥胖增加老年死亡危险。 【关键事实】 如何判断体重 双击添加标题文字 成人体重判定 分 类 BMI(kg/m2) 肥 胖 BMI≥28.0 超 重 24.0≤BMI28.0 体重正常 18.5≤BMI24.0 体重过低 BMI18.5 来源:WS/T 428-2013 成人体重判定 中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2002-2012) 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