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理念法律体系与典型制度教学课件.ppt

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理念法律体系与典型制度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律·不应得为 诸不应得为而为之者,笞四十;事理重者, 杖八十。(律令无正条,理不可为者) [疏]议曰:杂犯轻罪,触类弘多,金科玉 律,包罗难尽。其有在律在令无有正条, 若不轻重相明,无文可以比附。临时处断, 量情为罪,庶补遗阙,故立此条。情轻者, 笞四十;事理重者,杖八十。 如何从立法技术上来分析杂律的两个条文? (三)明清律典:稳定而灵活 《北齐律》 949条 《唐律》500条 《大明律》460条 《大清律例》436条 条例1049—1892 户律·婚姻·典雇妻女 凡将妻妾受财,立约出典验日暂雇与人为妻妾者,本夫杖八十;典雇女者,父杖六十,妇女不坐。 若将妻妾妄作姊妹嫁人者,杖一百;妻妾杖八十。 知而典娶者,各与同罪,并离异;女给亲,妻妾归宗;财礼入官。不知者,不坐,追还财礼,仍离异。 条例 将妻妾妄作姊妹,及将亲女并姊妹嫁卖与人作妻妾,使女名色,骗财之后,设词托故,公然领取,后瞰起程,中途聚众行凶,邀抢人财者,除实犯死罪外,其余军卫者,发边卫充军;属有司者,发边外为民;媒人知情罪同。 (四)选举与司法 除去疆域、人口、经济之外,影响律典的两个要素: 1、选举制度决定官吏素质,进而影响律典的实施。 2、唐朝以来,刑罚呈加重趋势(量刑加重,酷刑增加,死刑增加),司法却保持着相对宽仁的基调。 1、选举制度 (1)选举标准:血统(恩荫)、财富(捐纳)、成就(选举) (2)选举制度: 察举征辟(汉武帝) 九品中正(陈群) 科举制(606年至1905年) 科举科目: 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七十余科目 考试制度: 秀才、举人、进士 “锁院”制 “弥封誊录”制 “考生互保与排定座次”制 “选试与候补试验”制(书言身判,经验绩效) 科举的录用 唐朝每科录取进士二三十人 宰相出身:唐太宗3.4%;唐高宗25%; 武则天50%;唐懿宗81% 宋朝每科录取进士二三百人 北宋宰相71人,进士出身64人,90.1% 明清以降的弊病:素质下降、就业困难 1、八股取士(道统的政统化,卾尔泰: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志士、驱使英才,其术莫善于此) 2、选士、养士、用士与社会需要之矛盾 1860年,全国秀才74万(文生53万,文生21万);举人18000人,进士2500人 当时人口约四亿,每三年增举人1000,进士240人左右 清朝官吏编制27000人 2、司法:以死刑为例 唐朝 死刑:绞、斩二等 死刑条款:247条(款) 死刑比例:贞观年间29:3000万 开元年间56:6000万 2、司法:以死刑为例 唐朝 死刑:绞、斩二等 死刑条款:247条(款) 死刑比例:贞观年间29:3000万 开元年间56:6000万 宋、明、清死刑的变化 北宋:宋刑统及敕令中死刑350多项; 明朝:大明律例中死刑400多项; 清朝:大清律例中死刑从400多项增加到 840多项。 死刑判决和执行比例:3:1至4:1 严于立法,宽于司法 四、秩序衰败周期与法律改革 (一)盛世(人口数量与资源比例,借鉴前朝与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文化发展,社会稳定与制度实现) (二)秩序衰败 人口增长、特权增长、财富集中、官吏腐败、制度失效 (三)法律改革 改革动力:社会的变化(农业经济与工商经济的比例变化) (二)君臣民贱之等级与社会结构 (1) 皇帝 (2) 贵族和官僚 议贵 通贵 七品以上官 九品以上官 (3) 平民 (4) 官私贱民   杂户 太常音声人 官户、工乐户   部曲 官私奴婢 宋疆域 王安石变法:社会转型与探寻新的公平正义 公私两利:个人与家、官吏与国家 1、青苗法与农田水利法 2、市易法(市易司) 3、均输法(转运使) 4、兴学校 改革失败,未能实现体制性突破 法律是体系性的公平正义 中国古代法扩展阅读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郑钦仁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制度篇:立国宏规》, 三联书店1992年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 中国古代法律 秩序理念、法律体系与典型制度 一、中国古代社会与法律 (一)超级“国家社会”: 决定秩序的要素:自然地理与经济模式,人口(数量、素质)与社会组织,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国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